你好山鹰
创作/浬鎏洋
演播/茉莉
抓捕到山鹰,这是达斡尔族猎人的荣耀,你知道他们是以怎样的礼仪庆贺吗?
博荣山脚下的巴音家里热闹非常。听说抓捕到了山鹰,亲朋好友们都来祝贺。
这是好运来临的象征,大家都为这巨大的收获而兴高采烈。
对于达斡尔族猎手来说,一驾猎鹰比一匹猎马都金贵。
谁家有了猎鹰,就是门户的尊贵与荣耀。
猎鹰的英俊、勇敢一直为猎人们所崇尚。
巴音几年的心思总算没有白费,这也是他的坚强意志的结果。巴音的家庭是个勤劳致富的家庭。
父母带着他们哥仨,巴音是老疙瘩。
一家人养了两头奶牛,种了五垧地,还有一匹猎马,三驾大轱辘车,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富户。
他们的土地种植着稷子、饭豆和黄烟。
稷子米是达斡尔人最爱吃的主食,饭豆是做菜做饭都能用的,一般都用它和柳蒿芽炖在一起。
黄烟是达斡尔人的主要经济作物,一般是蛤蟆头、抱秆红、糊巴香等品种。
伺弄烟苗是一门技术,什么时候育苗,什么时候栽植,都要掌握时节。
当烟叶长成以后,要看长的成色,适时采摘。为了让烟叶长得又厚又大,还要随时掐尖、掰杈。
掐尖,就是当烟草长到一定高度时要把顶尖掐断。
掰杈,就是一旦发现在叶柄和主杆之间长出旁杈时,要及时掰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黄烟的营养不分散地直接供给烟叶。
当烟叶成熟时,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上来烟了。他们要趁着烟叶的颜色深重墨绿时,掰下来,把烟叶用麻绳穿成串,晾晒成金黄色或红棕色。在烟叶没干透时,趁着湿乎乎的状态,把烟叶摞叠在一起,用锅蒸。蒸到一定火候,再拿出来阴干。经过这样一道道程序之后,再把烟叶摞在一起压成扁状,以套烟为单位计算。一套烟在一至二斤左右。人们把干烟叶揉成碎沫,或装在烟袋锅里,或用纸卷在里面,划根火柴点燃,吸一口,吐出淡淡的烟雾,清爽提神。
当时,人们的思维中还没有吸烟有害健康的观念,都把烟当作休闲消费品。
农闲时,乡亲们凑到一块儿,边聊着天边一口一口地吸着烟。因此,种植烟草是当时重要的农业经济。一些汉族人后来也开始从事烟草经济。直到从国外引进了火柴和卷烟(就是现在的香烟),当时叫洋火、洋烟,烟叶也就成了制作卷烟的主要原料。
巴音的爸爸很精明。当时,抽烟总划洋火(就是火柴)很浪费。
他就把艾火利用起来。所谓的艾火,就是把长着白色绒毛的艾蒿,割下来,编成绳晾干。这种艾蒿辫子点燃后,冒着烟雾,可以驱逐蚊虫和小咬,其火燃烧很慢,一根两三米长的艾蒿辫,可以燃烧一天。人们抽烟时,把烟袋锅装满烟沫,用手指压实,把烟袋对准艾蒿燃烧的火头猛吸一口,烟就点燃了,这样一天可节省很多火柴。这一天乡亲们都来到巴音的家里。老人们盘腿坐在炕上,拿着烟袋“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巴音的家是三间土坯房,屋里除了房门外,三面都是土炕,叫缦子炕。开着南窗和西窗,这是达斡尔人住宅的特点。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坐西炕,再年轻一点的坐南炕,最年轻的帮着主人屋里屋外地忙活着。巴音一家正忙着酒菜,招待亲朋好友。
为了庆贺活捉山鹰,他买来了牛肉,还杀了一口猪。炖柳蒿芽是主打菜。这柳蒿芽是诺敏河两岸湿地长的一种柳蒿。把这种鲜嫩蒿芽采摘回家,先用开水焯一下,把苦水攥净,再剁成饺馅状。用猪排、猪肠,再放上鲜牛奶、饭豆一起煮炖,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便飘荡在屋子里。其它的菜还有山上采的明叶菜、野鸡膀子、老山芹、蘑菇、木耳、猴头菌等山珍。鲶鱼、飞龙、野鸡、沙半鸡等野味样样俱全。主食就是稷子米饭。
饭菜做好后,东西屋里摆着六个方桌,大家用大碗轮流喝着白干酒,香喷喷地吃着柳蒿芽等山珍野味。
巴音把山鹰用皮条系在腿上。为了防止它逃跑,暂时安放在笼子里。这是暂时的拳宜之计,只能在笼子里呆一两天,如果时间长了,给它以面对四壁的感觉,就会失去战斗力。他是蒙着黑布把山鹰带回来的。这山鹰,有很强的记忆力,如果不把它的眼睛蒙上,它会永远记住它的家和它的山林,用面罩是让它在朦胧中走进一个新的环境。到家以后,巴音为它摘去了面罩,让它先适应一下环境,怕屋里的烟雾影响它的嗅觉,只好把笼子挂在菜园子的一棵杨树上。山鹰对这陌生的环境很不适应,它用惊惶地神情望着这片蔬菜田地,还有那用红毛柳编成的篱笆。猎马和奶牛都在各自的棚圈里,猎犬耀武扬威地在院子里来回走动。有时好奇地望了望笼子,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巴,然后叼起一块骨头来到牛棚边,津津有味地啃着它的美味。山鹰面对这个新环境,表现出极度焦燥的情绪。它说什么也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突然间来到这里?对俘获自己的马尾网感到奇怪,这种不明不白的东西怎么就能制服自己呢?它感到很委屈,痛悔自己不该不听妈妈的话。它后悔不该在大雾天飞出来。它好想自己的妈妈和兄弟姐妹,眷恋挂在崖壁的窝巢,还有那棵丘梨树、那片可以自由飞翔的美丽山林、那片花的原野、那滚滚流淌的诺敏河。它不停地扇动着翅膀,沿着笼壁一次又一次地碰撞,渴望靠自己的力量冲破这牢笼。此刻它才深深地感到外面世界是多么美丽,自由飞翔是那么可贵。它眼神里放射出的是愤怒和焦虑。
以后的日子会如何呢?它不敢想下去。
作家简介
浬鎏洋,原名:李桂春、满族,著名大自然文学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祖籍:辽宁省凤城市,出生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知青下乡并工作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鄂伦春自治旗,曾任旗文化局局长,旗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文明画报》副总编辑。现在定居北京。致力于以大兴安岭森林原生态风貌、民族民俗风情、动物为题材的大自然文学创作。出版创作文学专著45部,主编著作6部,其中《猎犬贝特森林奇遇》(四卷本)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年(第八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大兴安岭猎犬历险记》(五卷本)年12月重庆出版社出版,《大兴安岭黑熊部落》年重庆出版社出版。其中《黑熊报恩》入选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获冰心儿童图书奖,被列入全国妇联好书荐读亲子书目。《大兴安岭黑熊传奇》(四卷本)年重庆出版社出版,《大兴安岭野生动物王国》(五卷本)年重庆出版社出版,入选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貂熊乌特》《野猪豪雄》《红狐火影》《王者金雕》《神猫猞猁》《玉爪神鹰》年7月重庆出版社出版。《猎犬贝特森林奇遇》、《大兴安岭野生动物王国见闻》、《大兴安岭自然传奇故事》在《深圳青少年报》连载。
茉莉,60后,热爱诵读,喜欢文学。曾在大型国企宣传部从事采编播工作十余年。现为《东方茉莉文化传媒》有声文学平台主编主播。钟情于用声音演绎生活的酸甜苦辣,用声音诠释生活的幸福美好。
关于
主编:茉莉依然
总顾问兼审核总监:周以年王福民
技术总监:晨曦
制作审核:晨曦东皑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社立马删除
朗诵艺术家指导团队:磊明维格东方东明
主播团队成员:灵感博雅老菩提月亮船小雨中漫步刘俊梅山中逗号程子媛子梦笔生花绿芭蕉孙东皑凤舞云霄谨依古月陌上舒云深海清源
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zfqfc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