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认识吴总和黄强老先生的画,结缘于茶。
很欣赏吴总和吴太对普洱茶的喜爱、了解和雅致趣味,所以时不时就到他们家里蹭茶喝。四五百年的永骋号,算是古树中的古树了,加之珍藏了十几年,口感更是醇香。几块普洱,就可以喝上一下午,即使二十泡后,其味尤甘。
黄强老先生的水墨画作,便是我们在喝茶时常常要欣赏的佐茶臻品。
吴总和吴太在二十几年前结缘,也是因为这些画作。当年吴总受友人委托,帮还在深大建筑系教油画的黄教授办画展,认识了黄教授的女儿,而后情定一生,黄小姐就变成了吴太。吴总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很强,在和我分享画作时,显得很是痴迷。也正是因为吴总和老丈人之间高山流水般的赏识,黄老才会信任地将画作交给吴总打理。
虽然吴总和黄老都觉得变卖画作是对艺术的一种玷污,而我觉得推广艺术品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于是机缘巧合下,慕吉旗下酒店和民宿的客房里便有了这些画作。
如今黄老已经八十五岁了,同龄画家朋友也都已经慢慢不再画画,但他一直都没有放下画笔,仍然笔耕不辍,而且越画越有味道,越画越有精神。
早年黄强老先生的画作,因为是油画,教授对象还是建筑系学生,所以偏于写实描形,每一笔都是注重形体,仔仔细细地打磨,按黄老先生自己的话讲,叫“可以近观”。退休乃至于七八十岁之后,黄老先生更喜欢用水墨来抒发胸臆。因为基本功早已扎实,加上多年的阅历和沉淀,如今的黄老转而注重整体印象,画作更加传神,画风也渐渐天真起来,于是叫“适合远看”。
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艺术是讲究风格和层次的。类似素描、白描,是初学者必经之路;当作者搭起框架入了门,渐渐有了较高的功底时,创作者才能以形传神、表达情感;到了很高层次时,直抒胸臆,收放自如,类似于大写意或端庄高雅之极的最好状态,“火气”就会完全消失,臻入化境了。
众人都知道毕加索的绘画很抽象,殊不知他的早年素描作品,具象写实的功底已经相当扎实,日益精进,才转而追求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突破了世俗界限,自成一派。貌似的放浪不羁,乃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入了化境而已。类似的艺术家还有很多:比如国画届的齐白石、书法届的张旭、建筑届的柯布西耶。
所以,当我在看到了黄老的画作时,心是动的,因为已经透过纸上憨态可掬的形态,看到了黄老背后天真烂漫的神韵,在这个鱼龙混杂、假意癫狂的书画界,极为难得。
黄老先生与林风眠很是类似,两者都是梅州客家人,都从西方油画画法转入国画,都追求意境,讲究神韵、技巧,强调真实性与装饰性的统一,都在追求东西方和谐与精神融合的理想。而画风发展到现在,烂漫则仿若齐白石,笔下的鸟是憨态的、花是鲜活的、叶是写意的、山是泼面而来的恢弘大气、水是反相衬出的空白、枝干是焦干焦干的...
曾听说黄老和同行讨论画作。同行善于精描,一点点抠细节,力求各个局部逼真。黄老说,我现在画叶子,都在想着最需要表达的花,需要如何衬托出来,所以心已不在叶,而在花上了,画时只求最精华的花的迸发。同行感叹说,你画画的技法貌似不讲道理,却是最有自己的道理,不是我辈能做到的了。
这让我想到围棋大师吴清源曾经说过:日本围棋的问题在于有着强烈的敌我意识。随时努力思考如何攻防,将下棋视为单纯的智谋对决,然而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中国古代的对弈者不是这样的。我也不是这样下棋。我下棋时不念胜负,遗落敌我,专注看到的,是全局的黑白阴阳变化,追求其中的一种变化流态,自然呼吸韵律。打败对手的乐趣,远远不如在棋局中能够失去自我意志,瞬那间感觉到自己眼前的棋盘如同天宇浩荡,落子如同星辰位列。
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深刻的哲思,黄老的画作才能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神韵出来。
我在观赏黄老的画作时,整体看到的是大片朦胧的叶子或山体中,点缀着小巧精致的鸟、花、人、村,凸显着粗中带细的技法,浓淡深浅的墨色,舒展平衡的布局,以及关键位置又貌似随意的高雅色调,时而飞白时而晕染的诗意笔触,时而大块团聚时而疏离点缀的淋漓墨块,所有的这些枝节细部,都各自天然奇趣地凑成一幅幅完整而气韵天成、不同主题的画卷,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叹为观止。
艺术包含技法、哲学、情感等诸多维度。在与吴总闲聊时,了解了一些黄老在情感方面的东西。吴总说他岳父的画作里,时常出现四只小鸡随着两只老鸡在草地上、芭蕉下啄食的主题:
还曾看过一幅断枝松树的画作,说黄老从没和他道过这些画的涵义,但他猜与他岳父的家庭变故有关。黄老以前家庭美满幸福,育有四个子女,老伴却在年纪尚轻的五十几岁就离世了。还有一个很大的打击是发生在黄老的小儿子身上。他小儿子比较贪玩,十几年前在一次玩滑翔伞的时候,不幸从空中掉了下来,猝然遇难。这些打击于黄老胸中,应该已经成为很难释怀的块垒,只能抒情于画笔之下了。
吴总也时常鼓励黄老画画,经常帮黄老在深圳大学、坪山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等举办一些画展,时不时地传达外界朋友们夸赞画作的话给黄老听,如:“春来烟雨绕,青山雨后真。江流石不转,重识韩江人。”、“八十五岁还能画出这种水平的作品,在深圳应该是没几个人了。”之类的话,让老人家高兴一下。
吴总说其实黄老先生很早以前就已看淡了人世很多东西了。吴总两个女儿很喜欢和黄老待在一起,因为黄老对他的两个外孙女很慈蔼,从不说教。而在吴总事业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时常窝在书房,看着眼前竖幅国画中的烟雨晕色和“雨余山欲近,春半水争流”的题词撑过来的。
人生不易,吃尽苦哭难而淡然平和的心往往是最珍贵的。艺术家就像是蜜蜂,消化了诸多苦难,采集了诸多精华,才酿制出了值得细品的艺术臻品。
黄老的画作主题很广,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涉猎,慕吉精挑细选,收藏了适合慕吉韵味的数十幅代表画作,进驻慕吉旗下高端民宿云溪山居和云所的客房里。喜爱的朋友们可以在入住酒店客房时欣赏或购买。而难能可贵的是,黄老的画作价格适中,非常适合大众收藏。如能促成黄老画作的流传推广,也算是功德一件、皆大欢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