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30日—11月1日,全球聚焦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隆重举行。
如今,万物互联时代,物联网技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小到一个至少有几十个传感器的智能手机...而现代农业却已进入物联网技术实际应用阶段。
在锡山台创园,遍布田地以及各类种植大棚的灵敏电子眼和传感系统,构成了一个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智慧网络”。
下面让小编为大家介绍,
在锡山台创园里的“智慧网络”!
蝴蝶兰工厂化育亩和设施栽培生产监控系统与技术集成建设项目
◆◆◆
温暖如春的大棚内,整齐摆放着数万株碧绿的蝴蝶兰。通过物联技术能够精准控制花期,这些蝴蝶兰就能准时供应即将到来的春节市场。
管理者说,即使自己在外地出差,也能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登陆到物联网监控平台的客户端,远程控制花卉生长所需的环境,实现精确感知、精准操作和精细管理。
偌大的种植大棚,是怎样被一只小小的手机智能掌控的?
稀奇的就是大棚上方悬挂着的那个小铁盒。秘密就在这个小铁盒里,里边装的是传感器,它是物联网平台的核心设备。
这个传感器,具有度红外线高清摄像功能,可以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监控棚内情况。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采集一次数据,传输到物联网系统平台。大棚管理人员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平台,就可远程控制大棚内风机、遮阳布等设施运作。
现在,这种“聪明的技术”已全面覆盖到台创园亩精品花卉的种植大棚。
除了花卉种植全面实现“物联化”,眼下,一张“智能大网”正全方位覆盖到台创园的水稻、花卉、水果、蔬菜、中草药种植等领域。
太湖水稻示范园水稻智能浸种催芽和育秧系统的应用与示范项目
◆◆◆
浸种催芽智能监控系统是指水稻浸种育秧管理的远程化、自动化;智能育秧系统则通过远程智能化便能控制相关机电设备,实现系统在整个浸种催芽育秧过程中对水位与浸种催芽温度的调控。
该项目可对浸种催芽室与育秧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的视频监控系统,管理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登录网页实时查看现场情况,也可以和农业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及远程培训。
同时,系统能够了解到固定一段时间内的浸种育秧的情况,视频数据经过压缩存储,可作为种植历史资料保留备份,并作为种植技术改进与提升研究的基础数据。通过调节浸种催芽育秧的水量温度,园区水稻育秧种子的出芽率从85%提高到95%以上,并保障了出芽%的一致性。
目前,园区把物联网功能全面运用到园区农业生产的在线管理、育种育秧、智能灌溉、生产过程管理、食品溯源、电子商务等各个方面,实现台创园智慧农业的全覆盖,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的样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