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维英曾经工作生活过的石嘴山市大武口区
三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我想起在宁夏和贺兰山生活的那段经历,有幸福和快乐,同时也有伤感和酸楚。六年的光阴,我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在那里度过。
我与爱人是小学到初中的同班同学。那个年代,男女相处都很正统保守,一个班男女分开坐,见面不说话,什么谈情说爱,根本没有的事,只知道同学叫什么名字而已。一直到初中毕业,上高中我在县城一中,他在离家四十里路的夏官营镇县二中,三年多从未联系,更没见过面。
年高中毕业高考,我名落孙山回到乡下务农,他金榜题名考上了军校,当时轰动了十里八乡,这是恢复高考后,大山沟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这年他和我都刚满十七岁。
唐维英高中毕业回到乡下务农,图为年在农村留影我在乡下务农一年多,已经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除了不会犁地,什么拉架子车、除猪圈、拔麦子、打连枷、搬砖头、卸石灰、放羊等等,农村妇女能干的活儿我都会干,这一干就是两年。其实我六岁前也是城里人,父亲从部队转业到气象站工作,把全家从老家农村迁到玉门市,年他响应国家提出的:“我们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把我们全家又迁回甘肃会宁农村老家。由于遇上自然灾害,庄稼几乎绝收,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年父亲又把我们全家迁到兰州市榆中县农村,一直待到年落实政策全家返城。我从黄土地里刨食吃的农村人,又变成吃商品粮的城里人。这是当时多少乡下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后来我被兰州毛纺厂招工,成了一名纺织女工,城里招来的工友说当工人又脏又累,可我觉得比起农村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简直是天壤之别,起码不风吹日晒,每周还能在大澡堂洗一次澡,身上没有臭汗和泥土的味道,更重要的是每月有“旱涝保收”的工资,是“铁饭碗”。
唐维英在兰州毛纺厂当工人留影一天我休息在家,突然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两个军人,他们穿着绿色军装,带着军帽,帽子上的红五角星格外鲜亮。仔细端详,其中一个就是我现在的爱人,他们从宁夏到兰州出差,顺便过来看看我。他们在我家坐了一会,要了地址就走了。
不久,我收到了一封他从部队寄来的信,从此我们开始“鸿雁传书”,但始终仅限于同学之情,后来父亲知道他对我有意,便给我做思想工作。我父亲年参军,是甘肃定西军分区骑兵连一名解放军战士,他对部队和军人有特殊的情感,觉得让我嫁给军人最可靠,还说小伙子人老实,上进心强,将来肯定能当个团长。我当时也不知道部队上的职务等级,只感到团长这官应该很大,很厉害,咱没见过大官,只是在电影里看到过,尤其是国民党的团长,耀武扬威,还娶好几房太太。不过现在是新社会,只能一夫一妻。
最后,我还是听从了父亲大人的话,与他开始深层次的书信交流,感觉他人品好,有文采,又有责任心,内心也很细腻,这才和他谈婚论嫁。年八一建军节的前一天,我们在银川新市区兰州军区守备师(由六十二师改编)师部举行了婚礼,从此我成为一名军嫂。那时部队都把军人的妻子称作家属,我爱人当时是师宣传科干事。
唐维英与爱人年7月在兰州领结婚证后合影留念婚假期满后我回到兰州上班。结婚前我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成家后才知道了两地分居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要承受那么多的孤独和寂寞,要用柔弱的肩膀担负起小家庭的一切,更没想到还会有捉襟见肘、困难重重的的日子。
不久我爱人调到守备师二团六连任指导员,当时连队在西湖农场执行生产任务。后来我因怀孕引起孕症高血压,双腿浮肿,连鞋都穿不上,整天穿着拖鞋,不能坚持正常上班,只好请病假到西湖农场爱人这里住了半年。西湖农场的平房破旧不堪,我们住的房子外墙用一根很粗的树杆顶着,冬天西北风刮得声音像火车飞驰,我总是担心房子会被风刮倒。屋里用报纸糊的顶棚,颜色发黑发黄,上面总听着有老鼠来回窜动,墙顶角有个洞,晚上老鼠顺着墙角跑下来,在铁锅边上磨牙,老鼠个头很大,根本就不怕人,我每天晚上被老鼠吓得不敢睡觉,现在想起都不寒而栗。
我回到兰州继续住在娘家。俗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我成家了本该离开娘家,可我嫁给了军人,一没房,二没钱,婆婆家远在乡下,我无处可靠。爹娘看着我可怜,心疼我,仍然让我住在家里,一直到我们有了孩子。孩子满一岁时,爱人找了战友表哥家的一间平房,我带儿子从父母家搬了出来,开始独立生活。房子太小,只有十平米,夏天屋里太热,没法做饭,只能在房檐下支个烧煤炉凑合,遇到刮风下雨,吃饭就成了问题。
年10月,唐维英带儿子从兰州到贺兰山石炭井八号泉守备师二团二营四连探亲时全家照
唐维英的儿子在八号泉守备师二团二营四连留影
这样过了大概半年时间,爱人回家探亲,看到我们母子日子过得太艰难,果断决定把我调到宁夏工作,把家安在大武口,他周六偶尔可以下山回来看看我们母子。
一年多后,连队撤回石炭井八号泉守备二团驻地,我爱人调到四连任指导员。
在团政委王皇义首长的关心和帮助下,在距离部队驻地四十多公里的石嘴山市大武口守备二团家属院(以前是原二十师师部家属院),给我们特例分了一套营职平房,还带前后院,后来王政委又找他的老战友帮忙,把我安排在石嘴山市糖业烟酒公司下属的商场上班。从此,我们才安定下来,总算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虽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可我还是激动的夜不成眠。我们从兰州搬来廉价的一张双人床和折叠沙发,还有结婚时母亲送给我的一个大红漆的旧木箱子,这便是我们的全部家当。唐维英和儿子石嘴山大武口守备师二团家属院自家莱园大武口因是贺兰山山脉的一个大山口而名。六十年代宁夏发展煤炭事业才建起一个镇子,七十年代初石嘴山市党政机关迁来,逐渐有了地级市城镇的规模。但这里就在贺兰山脚下,四周是荒滩戈壁,气候条件恶劣。春天飞沙走石,大封一刮刮到五月;夏天紫外线强,酷暑难耐;秋天秋风萧瑟,气候干燥少雨;冬天外面荒凉寒冷,家家都烧的火墙,尽管墙烧的很烫,可还是感觉非常的冷。自从有了这个小家,我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再冷心里也觉得热乎,从此再也不用为住房和做饭发愁。儿子从小生活在兰州,很不适应贺兰山多变的气候,稍不慎就重感冒发高烧,并引起严重的肺炎,几乎医院,爱人在山上部队是连队主官,并不是每周都能下山回家属院,有时一两个月也回不来一次,我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还要打理这个家。那时没有军队医保卡,医院,所有住院费都是自理,每月的工资基本都给孩子看病了。唐维英的母亲和外孙在大武口守备师二团家属院家中后院菜地
一天幼儿园老师打电话到单位找我,说孩子烧的历害,叫我赶快去。我骑自行车到幼儿医院,医生开了药和青毒素针剂,我把身上仅有的三块多钱付了药费后,兜里只剩三分钱,可存自行车要五分钱,看车的老大爷因为差两分钱不让取车,正在我一愁莫展时,医院找我,说单位有急事让我赶紧回去,她帮我付了存自行车的五分钱,解了燃眉之急。转眼间快到春节,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商品都是凭票供应,我们商场这时最忙,根本没有时间釆购自家的年货,再加上囊中羞涩,也不敢买大鱼大肉。年三十,爱人从山上下来了,亲手给家里大门上写了一幅对联:“上联:猪肉鸡肉鸭子肉天天有肉。下联:带鱼鲤鱼黄花鱼年年有余。横批:幸福生活。”对联贴上后,我内心很不是滋味,强颜欢笑,还夸爱人对联写得好,寓意着我们家很富有,实际上家里啥肉都没有。年6月,唐维英送父母亲和儿子坐火车回兰州,在银川南门合影那天爱人借了把汽枪,说打几个麻雀红烧,这样家里就有肉吃了。一共了打了八只,打最后一只时,由于装子弹不小心把姆指夹在汽枪栓里,撒裂了一个大口子,鲜血往外直喷,都能看到里面的骨头,就这样他还坚持打下那只麻雀,医院,伤口缝了六针。现在想起当时情景,我的心都颤抖。从那以后,每到过年贴对联时,我都会想起此事,让人刻骨铭心,今生难忘。春节过后,母亲从兰州来宁夏帮我带孩子,看到我们生活过得太清苦,常常背着我偷偷的流泪,还把身上仅有的一百元给了我,母亲还给我出主意,说可以在自家院子里养一群鸡、一头猪,鸡下蛋自己吃,猪养大卖了补贴家用。年10月,唐维英全家在石嘴山大武口合影有一天正好有买小鸡的商贩,来到家属院里吆喝,母亲便买了二十只小鸡,又到市场上买了头小猪仔,就这样我家后院一下子热闹起来,儿子拿一根竹棍成天追着小鸡跑,玩得不亦乐乎。等鸡长大了一看,十九只公鸡,只有一只母鸡,看来鸡蛋是吃不上了。母亲便隔些日子把公鸡宰上一只,给我们改善生活。到夏天父亲到宁夏把母亲和我儿子接回了兰州。自从家里养了鸡和猪,我每天中午下班顶着烈日,在家后院的园子里种菜、锄草、上肥、浇水,还要到外面拔猪草。到了腊月,猪已长大快出栏,那时价格也最高,我却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把猪卖掉。翻过年,我到家属院隔壁的百花市场,去找买猪肉的商贩,不敢找男的,还好有个女的。我悄悄对她说:“我家里有头猪你收不收?”那女人笑着说:“开什么玩笑,看你这样就不像个养猪的!”。我很诚恳地对她说:“我确实养了一头猪。”年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全家合影她半信半疑的叫了她家一个男亲戚,到了我家后院一看,便惊奇的说:“天哪!你真的养了一头猪啊!”我苦笑的说:“你看,这头猪能值多少钱”?她思虑了一会,仔细看了猪后就给我报价二百五十元。我一听,心想怎么才这点钱,还二百五,多难听,像是骂人,我有些不愉快。她说年后猪肉价格下跌,你家这头猪就值这个价,你卖还是不卖?一想她要是不要了怎么办?我心一恨,牙一咬,成交!就这样我和爱人怀揣着这二百五十元钱,买了硬座火车票,整整坐了一夜,到兰州看望父母亲和儿子。唐维英一家三口与战友文战云夫妇在宁夏石炭井八号泉合影
每每想起这段经历,我心里五味杂陈。那个年代,那种生活,现在想起来还真苦。但当时并没有觉得苦,也许那时大家的日子都差不多,加上我们年青,感到吃点苦不算啥,一天还过得挺充实,也很快乐。我想,作为军人的家属们,她们应该和我一样,都经历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就是军嫂。年10月,唐维英夫妇在河北承德山庄留影后来,爱人调到兰州军区机关工作,我第二年也调回兰州。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快步入花甲之年,两鬓如霜,已是孙儿的奶奶。但总是忘不了在宁夏的那段时光。个中有苦也有甜,生活的磨砺让我变得性格更加坚韧刚强,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也是让我最值得怀念的一段经历。年3月,唐维英夫妇与孙子在兰州广武门后街家中合影
我很想再去看看那个让我梦魂牵绕的五线城市——石嘴山大武口,还有爱人曾经工作生活过的贺兰山石炭井八号泉。因为那里有我们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本刊独家原创抄袭剽窃必究唐维英在承德山庄留影
作者蝴蝶兰本名唐维英,贺兰山部队军嫂。原籍甘肃会宁。年参加工作,年从兰州市随在宁夏部队服役的爱人调到宁夏石嘴山市糖业烟酒公司,年又随爱人调回兰州,在兰州军区第二招待所工作,年退休。
(曹益民编辑巩天宝排版)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