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农业先驱者致力于打造中国现代农业园区
庄稼长在田地里,但现代农业恐怕要动摇这个传统观念,因为用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农业是长在智能温室里。
蝴蝶兰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洋兰品种之一,素有“洋兰皇后”之美称。原生种有七十多种,杂交种已有五百多种,花大,开花期长达2—3个月,花朵色彩和花纹的变化层出不穷,有白花系、红花系、粉红系、黄花系、网纹系、虎斑系、点纹系等品种系列。
蝴蝶兰组培苗健壮与否直接影响到出瓶移栽的成活率、生长势和抗病力。健壮的组培苗在瓶内叶片光亮且厚、不徒长、没有黄化叶、根系生长旺盛。
移植完后,喷洒杀菌和杀虫剂,先置于光线较弱(勒克斯以下)的温室(20—25℃),3—4周后将光线提高到正常种植的栽培光度(勒克斯)。空气相对湿度不宜低于80%。在此过程中应随时清除病叶,并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及时调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将选购到的健壮植株从瓶内移出,分成大小两级,根据植株的大小,在种植过程中选用相应的盆。苗株用湿水苔包根至底叶叶梢为止,小株置入格穴盘里,大株直接种植在4厘米盆内,再放入30格穴盘中固定,这是中苗。
小杯换大杯,硬塑花筐,便于搬动。定植杯里填的是干水草,柔软,好操作,吸水保湿。
小苗用4厘米盆,4—6个月后长至中苗,换成7厘米盆;3—6个月后长成大苗,再换成11厘米盆,再经4—6个月的栽培,换成15厘米盆,此时可作催花处理作商品花生产。
根据叶色可大致区分植株开什么颜色的花。叶片深绿色的植株,大多数开白色和浅色花系的花;带红褐色的叶片,则大多数开紫红色系的花。叶片较软长、叶片较深绿、叶肉较薄的蝴蝶兰植株,多数要求较阴的生长环境;而叶片较短且圆厚,叶片坚挺多肉的蝴蝶兰,要求光线相对较强。
插上铁线绑紧花杆定型,单株。
装盆,若干株并成。
小花种
智能温室里的蝴蝶兰
蝴蝶兰创意景观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
蝴蝶兰单株性比较强,在栽培过程中很少会产生分株。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繁殖方法是组织培养无性繁殖法,即所谓克隆繁殖。利用蝴蝶兰花梗侧芽、叶片、茎尖等外植体,经消毒处理后接种到Kyoto或MS+BA3mg/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出营养芽或原球茎。将原球茎置于MS+BA1mg/L的培养基中,可进行大量增殖。当原球茎繁殖至一定数量后,置于Kyoto培养基中进行分化培养,这样就可培养出大量的植株。通过克隆繁殖的蝴蝶兰苗生长、开花比较整齐一致,可完全保存母株的花色性状。
蝴蝶兰需经人工授粉才能获得种子,但其种子发育不全,没有胚乳,只有一层极薄的种皮,需经组织培养无菌播种才能获得植株。在蝴蝶兰开花时进行自交或杂交授粉,授粉成功的花朵3—4个月后果荚方便可进行试管无菌播种。由于果荚内种子数量较多,1个果荚便可繁殖出成千上万的植株。因此一般商业上的栽培用种主要采用无菌播种法。其操作步骤如下:将发育成熟的蝴蝶兰果荚用75%酒精擦洗干净,用0.1%的氯化汞消毒8—10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吸干。用刀片将果荚内细如粉尘的种子取出,置于Kyoto或MS+BA3mg/L的培养基中,播种15天可见淡绿色的已膨大了的胚,50—60天形成1.5—2毫米的原球茎。然后,转至Kyoto或MS+BA1mg/L的培养基中,50—60天后长成2—3片叶的小苗。再转至Kyoto培养基中,约60天后长成叶片间距6—8厘米的完整小苗。因此,蝴蝶兰从播种至出瓶约需5—6个月。出瓶后需一年半到二年才能开花。
农业先驱者
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一站式综合服务商专业规划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观光园、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庄等;
专业建造智能温室、生态餐厅、无土栽培、温室观光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