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主办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
实施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协办单位:
西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中心
西南民族大学科技处
支持单位:
四川省文化厅
项目主持人
穆兰
MuLan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西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硕士生领衔导师,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荣获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授予的“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国家民委、教育部授予“优秀指导教师”。主要成绩被收录在《百年中国音乐家》中。创建KongGu合唱团先后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国家体育馆、中央电视台、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菲尼克斯等地进行文化展演。受邀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艺术节开幕式,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被中国驻奥地利大使授予“中华文化传播贡献奖”。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族音乐古籍、民间传谱资料整理研究》、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藏羌彝多声部艺术作品创作实训》、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合唱《羌山妙音》等重要课题20余项。出版独著《藏族音乐文化研究》、《多声民族声乐作品》等。出版音乐专辑《羌山妙音》。获得“中国合唱艺术节金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三十余项。担任文化部“文华奖”开幕式艺术总监、总导演,联合国第四届国际牦牛大会文艺晚会总导演,“中国·加拿大文化艺术交流年”大型晚会总导演,“民族风·两岸情”赴台艺术交流总导演,大型民族题材话剧《嘎达梅林》、《彝海结盟》、《尘埃落定》艺术总监、总导演等,《尘埃落定》剧目在北京、上海公演,荣获两项专业大奖。
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致力于“童眼看世界”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台湾“八八”风灾赈灾义演。对贫困学生进行长期资助帮扶。先后赴美国、奥地利、俄罗斯等18个国家进行文化艺术交流,为传承、保护、弘扬中国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李松
LiSong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编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山东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特聘教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出版工程”等项目。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数据库工程”、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拯救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及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项目”。
赵塔里木
ZhaoTalimu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民族音乐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协副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曾任新疆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任、新疆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年获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年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年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拔为高级研究学者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UIUC)从事民族音乐学合作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
田晓宝
TianXiaobao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合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高师合唱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合唱协会会长。年在北京和武汉分别举办“田晓宝合唱指挥音乐会”。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最佳合唱指挥奖,分获第13、14届央视“青歌赛”合唱比赛亚军等国内国际合唱比赛多项奖励。指挥国家大剧院音乐会“田晓宝与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春之问候”和“秋之思念”音乐会等。指挥录制《大漠之夜》、《绝色女声》、《纯美之声》、《我们的田野》和《21世纪中国现代合唱》等CD专辑的出版发行。曾获“第二届中国唱片金碟奖”和“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出版《中国当代合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等多部专著和教材,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
孟玲
MengLing
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特聘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学成绩突出,为国家和部队培养了诸多艺术人才,均在全国、全军各大专业文艺团体担任业务骨干,如:王宏伟,国家一级演员,总政歌舞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国家一级演员,空政歌舞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哈辉,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雅乐第一人;泽旺多吉,总政歌舞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陈小涛,国家一级演员,空政歌舞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董晶晶,总政歌剧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在全国全军声乐大赛中多次获奖并荣立两次二等功;曾勇,北京歌舞剧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马佳,在读硕士,年“科所托”国际声乐大赛中国赛区银奖得主,第十一届“哈尔滨之夏”全国声乐比赛荣获展演奖;王呈章,级硕士毕业生,荣获解放军艺术学院双优毕业生称号。
敖昌群
AoChangqun
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四川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音协《音乐创作》编委。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学院一年。创作有大量音乐作品,不少作品在全国、全省重大比赛中获奖。主要作品:《生命交响乐》、管弦乐《大凉山随想》、《交响序曲-纪念》;《第一弦乐四重奏-青春年华》;歌曲《我爱你,中华》、《妈妈格桑拉》、《遥远的可可西里》、《快乐分享》;钢琴与小提琴《b小调奏鸣曲》,舞剧音乐《深宫啼泪》,管弦乐套曲《康巴音诗》,管弦乐《羌山风情》,钢琴小组曲《童年》,交响合唱《壮士出川》等。多次担任国家级重大比赛评委。作品多次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卢森堡,韩国等地及国际音乐节演出。
林戈尔
LinGeer
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音乐探索》主编、数字媒体艺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南音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歌剧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戏剧家系会副主席、成都音乐家协会主席。曾出版音乐创作专著《聚焦真情》——林戈尔音乐作品集三部,包括声乐作品专辑、器乐作品专辑和歌剧影视剧作品专辑,共创作各种题材、体裁的音乐作品千余部(首)。主要作品有:音乐会歌剧《娥加美》,民族歌舞剧《九寨仙踪》,歌剧《卓文君》、《杨升庵》、《苏武》,戏歌剧《追梦人》,民族歌剧《薛涛》、《杜十娘》;交响诗《吕梁印象》、《丰都印象》、《凉山音画》,管弦乐套曲《乡音乡情》、《故乡回望》、《风花雪月》;民乐合奏《藏区小景》、《节日欢歌》;钢琴曲《峨眉晚钟》、《金顶佛光》等。著有指挥专业、作曲专业、基本阅历、听觉训练、歌剧研究、艺术管理、艺术教育等领域学术专著与论文及教材数十部(篇)以及歌词、散文、游记等文字作品余篇,其中获国际、国内音乐作品评奖60余项。
李西林
LiXilin
著名指挥家,原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正院级调研员)。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合唱协会主席、世界华人艺术家交流中心副主席(美国)。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四川省学术学科带头人、四川音乐学院杰出教授,教学名师。从事艺术工作五十余年,从事音乐教育四十余年,开创了川音合唱指挥专业、合唱专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指挥专业人才和合唱专业人才,为我国合唱事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多年来,首排首演了一大批音乐作品(民族管弦乐、合唱作品),指挥的多部作品荣获国家文化部“文华奖”一等奖。指挥的乐团、合唱团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重大音乐节和比赛,并多次荣获表演一等奖、优秀指挥奖和指挥特别贡献奖等。全方位学习、研究,引进了世界优秀指挥法斋藤秀雄指挥教程,研究成果获四川省教科文二等奖。多次应邀担任国际、国内的重要音乐比赛的评委,经常应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讲学和艺术活动,是一位活跃在国际、国内舞台上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指挥表演艺术家。应邀担任第6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音乐总监,指挥;首届四川国际电视节开幕式艺术总监,指挥;年应邀担任维也纳金色大厅国际中老年合唱节艺术指导;年7月担任悉尼国际艺术节艺术总监(悉尼歌剧院);应广电部、中央电视台邀请,分别担任第四届、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专业组指挥、评委;文化部举办的20世纪华人精品音乐会担任指挥;先后与中央乐团合唱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合作,成功举办了音乐会;分别担任四川省“反法西斯、抗战胜利60周年”、“春天的故事”、“生命”“四川省”“四川省纪念长征8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第十三届中国合唱节开幕式”、“成都首届国际诗歌季开幕式交响合唱音乐会”、“中国三大男高音(戴玉强、魏松、莫华伦)交响音乐会”等重大音乐会指挥。我国享有国际盛誉,著名合唱泰斗马革顺先生评价道:“西林教授在艺术教育及领导工作成就卓越,可喜可贺”。著名作曲家何训田对其指挥艺术写道:“西林指挥神形一体,把演唱(奏)者和聆听者均带入缪斯之境”。奥地利音协秘书长、著名指挥家、“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艺术总监看了他在金色大厅的公演后评价道:“他的指挥艺术形象生动,处理音乐细腻而流畅。音乐在他的指挥下变得优美动人,带给人们音乐美的享受”。其艺术成就和事迹,被国际权威的“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录,并在年荣获由该中心颁发的“莫扎特音乐成就奖”和年颁发的“荣誉音乐博士”证书等殊荣。
孟大鹏
MengDapeng
合唱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童声合唱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常任指挥。代表中国出任国际合唱理事会理事,任首都警官合唱团、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清华大学合唱团特邀指挥。指挥首唱、首演和录制的合唱作品众多,其中如《让世界充满爱》、《同一首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已成为经典广为流传。多次作为中国合唱指挥家代表应邀出席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合唱会议和活动。主导、策划的中国国际童声合唱节和中国童声合唱节极大地促进了中外合唱艺术交流并提高了中国青少年的合唱水平。曾多次应邀担任国内外重要合唱赛事如中国国际合唱节,央视青歌赛和世界合唱比赛的评委。
张应华
ZhangYinghua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学科带头人、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楚音文化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湖湘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音乐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科规划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厅级项目1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公关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编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阿金
AJin
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民族学院客座教授。原甘孜州歌舞团艺术总监。中国音协会员,四川省原创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获巴蜀文艺终身成就奖。其代表作《一个妈妈的女儿》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歌曲《美丽康定溜溜城》获四川省首届旅游歌曲最佳奖和四川省巴蜀文艺奖。近年创作的《山歌的故乡》、《康巴红》、《七湖少年》获康巴卫视十佳最美藏歌及在唱响四川歌曲大奖获奖。创作的大型歌舞诗话《康定情歌》、《雪域骄子一岭格萨尔王》、《红哈达》等获得全国及省级金奖。并在"西藏文艺"等刊物发表论文《康巴民间歌舞的分类及其艺术特点》、《试论藏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兼评才旦卓玛歌唱艺术》、《藏族弦子音乐中的衬词衬腔研究》等。
黄金中
HuangJinzhong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学位委员会主席、二级教授,校学术委员、学位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嗓音研究中心主任,西部民歌传承研究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西部民族音乐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艺术类学科组成员,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文化部中国艺术医学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学术委员,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名师工作室专家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协理事,甘肃省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美国麦克纳利史密斯音乐学院荣誉教授,兰州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CCTV全国青歌赛甘肃赛区、四川赛区评委,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评委,甘肃省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评委,文化部中国民歌比赛评委,“金钟奖”全国声乐比赛甘肃选拔赛评委,第39届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甘肃、宁夏选拔赛评委,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评委,第一至五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全国总决赛评委。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西南赛区、中南赛区项目负责人。中国唱片总公司先后出版发行《西北汉子》、《大西北之恋》、《黄金中—遥远的拜年》、《黄金中—情牵西部铸歌魂》等盒带、CD、光碟。曾为《魂归母亲河》、《望子成龙》、《电影人之歌》等30余部影视剧录配主题歌及插曲。编著出版发行“大西北之恋”——《声乐作品选集》。在《人民日报》、《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当代音乐》、《新世纪教育教学论丛》等核心刊物发表30余篇论文,并获得国际优秀论文奖。主持完成重点课题:《西部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普及研究》、《民族唱法教学中地方“土味”研究与实践》等课题,主持完成《西部民歌传承与研究科研创新团队》专题项目活动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西南赛区赛事活动”,主持完成“四川师范大学与美国麦克纳立史密斯音乐学院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曾出访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荷兰、比利时、毛里求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南海怀仁堂与彭丽媛、王琨、郭兰英等同台联袂参加庆“七一”大型歌舞晚会,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被《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艺术三十年史志《光辉历程》及美国《世界名人大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收录。被誉为“西部歌王”,我国优秀的学者型歌唱艺术家。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为全国高校、部队、地方的文艺团体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声乐艺术人才。
昌英中
ChangYingzhong
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教育家。其作品多次荣获“中国广播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芬兰西贝柳斯国际作曲比赛大奖、香港中乐团“21世纪国际作曲大赛”决赛入围奖以及四川省“巴蜀文艺特别成果奖”等若干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在教学成果方面,培养了多个荣获国际国内创作比赛各类奖项的优秀音乐人才,他们中的佼佼者近年来活跃于国际国内音乐舞台。主要作品:室内乐《SIMO》,民族管弦乐《雷神启示》、《祈愿》、《嘉戎传说》,童声合唱《熊猫的摇篮》,混声合唱《吉祥阳光》,大型音乐剧《格萨尔王》,以及二十余部影视剧音乐及若干舞台音乐。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浓郁的地域特征,先后在韩国首尔、中国台湾、香港,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出演。主要论文:《多效应音乐的未来》、《里盖蒂、为十三位演奏家而作室内乐-音流透视》、《20世纪西方室内乐的音色开发及音色功能》。
吕小琴
LvXiaoqin
成都市艺术剧院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享受成都市政府特殊专家津贴。年获全国十五省优秀歌手大赛专业组民族唱法一等奖;年演唱《快把门打开》获全国广播新歌演唱?奖(全国共5个?奖),此歌被选为国庆四十周年大庆天安门广场?型晚会播放的五首歌曲之?。连续获年、年两届全国青歌赛四川赛区民族唱法专业组一等奖。年在全国青歌赛复赛中以全国第十名的成绩进入中央电视台决赛,并获全国决赛民族唱法专业组优秀歌手奖。(1—6名为1、2、3等奖,7—12名为优秀歌?手奖),被聘为中央电视台特邀演员。年获全国《刘三姐》杯民族歌曲大赛专业组第二名,年被评为四川省首届“十佳”演员,年获四川省“蓉城之秋”音乐会演唱一等奖,年以全省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全省听众喜爱的歌手奖,年以全国排名第12的成绩获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奖。多次获中宣部“五个?”工程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四川省广播新歌演唱金奖。年在成都骄子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年在川大、交大、财大、华西医?等?所大学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年演唱的《祝福你成都》在北京拍成MV。年由香港著名雨果唱?公司录制个人专辑《心曲》,并在成都举行首发式。年被评为四川省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多年来多次担任全国青歌赛四川赛区评委、全国金钟奖四川赛区评委、四川省声乐大赛评委及第十三届中国合唱节评委。
赵正基
ZhaoZhengji
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文化馆调研员、成都市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省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钢琴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手风琴学会顾问、成都市群众音乐创作研究会会长、成都市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作为具体工作的负责人,独立策划、组织及实施各种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多项。在各种报刊杂志、音乐比赛及演出中发表作品上百件,其中创作的歌曲《绿色情》、《大气·人类的朋友》、《长江的故事》、《我们在一起》及管弦乐合奏《千里凉山连北京》等分获国家及省市级奖项。
张坚
ZhangJian
国家一级作曲家、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国合唱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合唱协会副秘书长、全军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国家文华奖大型歌舞《西藏之光》创作者。合唱《高腔山歌》获全国音乐比赛三等奖,声乐《神奇的高原》获全国广播征歌金奖第一名及《世纪之声》全国歌曲大赛一等奖,合唱《心连心》获全军一等奖,民族交响乐《大漠戍边图》是国内外不少民族乐团的保留曲目。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录制的CD向世界发行,国内外各媒体给予高度评价。《华夏之根》(合作)获中国金唱片奖、声乐套曲《你好!拉萨》获四川音乐创作一等奖。为获曹禺戏剧奖的话剧《结伴同行》的曲作者、为川剧《死水微澜》的音乐配器者(获国家文华奖音乐奖)。被成都军区授予“优秀科技干部”荣誉称号、成都市文化局特聘专家顾问。
金艺凤
JinYifeng
朝鲜族,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朝鲜族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中心副主任。主要作品:艺术歌曲《啊里郎谣》、MIDI伴奏歌曲音乐余首。主要论文:《延边朝鲜族传统音乐文化(韩语)》、《羌族多声部民歌—男声二重唱》等。译书(汉译韩)《苗族服饰文化》(杨正文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刘再生著)。代表著书《朝鲜族民谣研究》(韩语)、《和音进行》、《中国羌族民歌研究——乐谱资料集》。
何帆
HeFan
电子科技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从事合唱指挥与钢琴教学。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理事、四川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全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会员、四川省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首个“国家级川江号子电子科技大学传承研究基地”指导老师,深圳松禾成长关爱基金“飞越彩虹”公益项目特聘音乐专家。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川江号子在普通高校的传承与研究项目主持人。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编著教材3部,其中主编2部、参编1部。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十余项,获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年获第三届亚洲国际合唱节最佳指挥。
哲他
ZheTa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九三学社成员、四川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年,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参加第二届全国舞蹈大赛,表演节目《奔腾》荣获表演一等奖;年,参加创作表演的舞剧《九寨情思》获创作特等奖、优秀演员一等奖;年,参加表演的双人舞蹈《静海夜月》在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中获二等奖;年,参加四川省“金龙杯”舞蹈比赛节目《在那遥远的地方》荣获创作一等奖;《雪韵》荣获创作二等奖;年,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在第五届全国“桃李杯”比赛中,荣获创作剧目奖;年,参加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创作舞蹈《生命的颜色》荣获二等奖;年,赴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获国家民委和学校颁发的优秀指导老师奖;年,参加大学生艺术节,创作舞蹈《红旗颂》获得一等奖;年,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创作的节目《江河忆》(西藏代表团)获金奖;年,参加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创作作品《高原之舟》荣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并进入全国舞蹈比赛决赛。年,四川红原国际牦牛节开幕式《雪山风,草地情》总导演;年,任晚会《白山黑水情》总导演;年,国家民委赴台赈灾义演晚会《民族风,两岸情》担任总导演;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奖”民族器乐比赛开幕式总导演。
符辉
FuHui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四川省钢琴学会常务理事、四川合唱协会理事。主持并完成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西南少数民族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研究》、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羌山妙音》、主持并完成校级教改项目《高等民族院校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央高校课题《凤凰县民族文化收集、整理、开发与应用(音乐、舞蹈)》。获“西南民族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出版钢琴专著《中国普通高等院校钢琴专业表演教育法则通论》、教材《多声部民歌声乐作品》。在《音乐探索》《当代文坛》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编教材2部,担任编委教材5部。创作、指导的作品获国家级奖项4项,包括教育部主办“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国家民委主办“全国少数民族艺术展演”,其中一等奖2项;省级奖项25项,包括“五个一工程奖”以及一等奖6项,优秀成果3项,被教育部、国家民委、省教育厅多次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多次担任参加各级各类文艺晚会、音乐会的音乐总监。
孙洪
SunHong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任大型话剧《骆驼祥子》、《原野》《日出》、《尘埃落定》、《彝海结盟》导演;广播剧《三国演义》获第二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广播剧奖;在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年全国话剧新剧目交流演出”表演奖——话剧《我们曾经错过》中饰演女主角;在首届西南地区话剧节表演奖——话剧《蝴蝶兰》中饰演女主角;在第六届电视“飞天”奖——电视剧《冠军从这里起飞》中饰演女主角;年导演小品《贡嘎山下》获四川省第十一届戏剧小品大赛“优秀导演奖”;导演剧目《尘埃落定》获首届四川省艺术节“文华”奖和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
张莉
ZhangLi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音乐家协会会员。曾获得“新疆天山之声”声乐比赛一等奖、“新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银奖、全国大学生声乐比赛美声唱法二等奖等声乐比赛奖项。出版发行过多张个人演唱录音带和CD专辑,经常担任省市级声乐比赛评委和大学招生艺考评委。曾获得西南民族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奖”荣誉称号。出版发行3部著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新疆经典歌曲赏析》、《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基本原理》、《音乐中的转调》。
崔善子
CuiShanzi
朝鲜族,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朝鲜族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年,获第5届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表演类声乐一等奖;年,在日本举办独唱音乐会;年,获四川省第二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年,获“魅力中国”才艺大赛全国总决赛美声唱法青年专业组(银奖)优秀指导奖;年,获第六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比赛四川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年,担任第五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西南赛区评委;获第五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宋晓军
SongXiaojun
广东流行音乐学会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广东音乐家协会会员、资深音乐制作人。年担任深圳弘法寺本焕长老岁生日大型佛教音乐晚会《天音禅韵》音乐总监;年受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之邀创作的民族歌舞诗《魅力西藏》开场音乐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年制作的佛乐专辑《念佛三昧》获华语金曲奖最佳心灵音乐专辑;年开启“西藏音乐根源之旅”大型西藏民歌采风项目;年出版发行历时十年采风酝酿的两张西藏根源音乐专辑《乐藏
阿里》《乐藏
昌都》;年制作电影《等郎妹》的原生态配乐,该片荣获:第36届艾美奖提名奖、第8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第9届长春电影节最佳数字电影奖、法国第21届兰斯国际电视节获最佳女演员奖、第48届蒙特卡罗电视节电视电影最佳导演奖。
陈波
ChenBo
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指挥和民族音乐学研究与教学。担任的社会职务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合唱学会理事、成都市音乐会学会理事等。表演方面有: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成都军区战区歌舞团民乐团、四川大地合唱团、成都教师合唱团、西南民族大学合唱团、民乐团等。所指挥民族管弦乐作品《我的大漠》获四川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所指导的民族器乐组合在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获文华艺术院校特别奖;所指挥的混声合唱《春天来到我们战场》《羌族歌庄舞曲》获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指导的音乐学专业学生参加四川省首届音乐五项技能大赛获二等奖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藏族音乐在城市文化生态中的构建》。发表的论文有《论指挥法在合唱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凉山彝族歌舞音乐“朵洛荷”研究》等。
沙马曲比·兴义
Shamaqubi·Xingyi
彝族,马边文化馆副研究员。组织成立了“马边彝族民间文化学会”,将马边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列入省级保护名录4项、市级保护名录18项、县级保护名录13项。在县文化馆举办“马边彝族风情展”、“小凉山彝族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人物国画展”、“中国首届彝族毕摩‘热布’文化展”;在乐山市文化馆举办“‘彝人活态记忆’即马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果展”。多次参加乐山嘉定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等,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新途径。参加了《中国彝族千家姓》整理工作。出版非遗资料集《央古书博谱》,彝族神话史诗《勒俄特依》(白话文译本),原生态情恋小说《情断阿惹妞》,诗歌散文集《远方》及民间记忆资料集《神奇的毕摩“热布”草偶图集》等。创办了《马边民间文化》,并出版一、二、三辑以及马边原创音乐集《边河之声》等。
陈娟娟
ChenJuanjuan
西南民族大学教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钢琴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参与主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藏族音乐古籍、民间传谱资料整理研究》13XJA、四川省-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民族声乐中重唱与合唱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西南少数民族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研究》SC12B等省部级项目3项。在《四川戏剧》、《新闻界》、《当代文坛》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民族音乐教育相关学术论文多篇,其中,论文《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获得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多年来在教学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法,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多次获奖。
杨芳
YangFang
女,藏族
阿坝州民族歌舞团副团长
国家二级演员
刘金桥(根呷泽杰)
LiuJinqiao(Genjiazejie)
男,藏族
阿坝州民族歌舞团副团长
国家二级演员
阿坝州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省舞蹈家协会理事
藏区双百人才领军人物
王卫英
WangWeiying
女,藏族
阿坝州文化局创办副管员
国家二级演员
班玛龙真
Banmalongzhen
嘉绒锅庄传承人
州级唐卡传承人
市级民间故事传承人
杨东方
YangDongfang
嘉绒锅庄传承人
——————————————————木兰乐坊
将埋藏在土地中
最美的和声传承、传唱
让我们用声音
在世界传递爱和善良
图文转自“木兰乐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