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意象
宋客
南国,深秋,漫山遍野的枫叶开始变红,殷红的叶子悄无声息地从树上掉落,一片,又一片,向深情的大地致以崇高的礼敬。
山坡、田野、村道,溪畔、沙洲、屋后,一定是枫林蓊郁的景象吧,盛夏季节,蝉鸣奔涌,给这片湛蓝的天空涂抹浓浓绿荫;秋冬时节,红枫烂漫,枝头绽放,给清澈的溪流送上温情的歌吟。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人们在这里拓殖田园,繁衍生息。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枫林相伴,世代沿袭。
这就是永定区龙潭镇枫林村留给大地最后的剪影。
高高的仙岽山下,扑入眼帘的是广袤的田野。今天,我们应邀参加在枫林村举行的“福建省矿区修复转型生态旅游示范镇暨推进老区矿区修复转型生态旅游首个示范村”启动仪式。热气腾腾的姜茶,激动人心的歌舞,故友新朋的祝福,寂静的山村顿时沸腾了。
枫林村主要有坑头、杨屋、军营三个自然村落组成。现有人口人左右。村民大多姓严、姓杨。“严姓先民于南宋咸淳九年(年)由广东大埔茶阳车上村迁来,起先在没人开发的塘角香藤树开基,如今已繁衍28代”;“杨姓先民84世千四郎于南宋末年由福建连城迁至枫林村开基。据说一天晚上因为大楼起火,整个屋子毁于一旦,于是一部分人留在连城老家,千四郎和部分乡亲挑着担子逃到永定,就在现在居住的老屋基的地方,挑担的绳子突然断了,于是就在枫林村开基,如今杨屋还有多人。”
众所周知,枫林村是著名的矿区,山上、地下随处挖下去都是煤,以至于20多年来有许多煤老板在这里开挖小煤硐,源源不断的煤炭在这里运出山外,也着实让村民富了一回。“就在这些山上,别看都长着树木,其实山里有无数个煤硐,里面早成为蜂窝一样四通八达的巷道了。各种载煤的重型车来往穿梭,灰尘漫天,用硝烟弥漫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当地老百姓说起当年的情景,至今愤愤不平。
严松彬是当地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高挑的身板,儒雅的风度,脸上一副金丝眼镜,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以前我在学校上课,第二天课桌椅上就是一层厚厚的灰尘。小时候我们可以在小溪河里游泳,现在的水源基本枯竭,小溪里的水也不能用了,只得引山泉水饮用。这两年煤矿关停后,村里也没有人杀猪了,为什么呢?因为杀了猪担心卖不完。想当年,好的肉可以卖出,即使差一些的肉也可以便宜一点卖给矿工,现在卖给谁呀?要知道,那些年龙潭镇的总人口有1万多人,而来自江西、四川、贵州的矿工也有1万多人,可见多么热闹!”
“煤矿兴盛时,当地村民跑运输、搞餐饮、开店铺,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煤矿关停后,外来农民工都走了,村民便开始种植百香果、柑橘、葡萄等。我们枫林村其实是个鱼米之乡,历代就有‘要猪要牛军营坑头,要米要谷军营杨屋’的说法,可见我们物产之丰富!”枫林村民杨兆松自豪地说。
严炳成是闽西著名的蝴蝶兰养殖大户,是从枫林村走出去多年的实业家,在龙岩小洋建有大型的蝴蝶兰养殖基地。这几年看到家乡矿区转型生态旅游,便把蝴蝶兰基地搬回到村里,走进一幢幢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棚,整齐划一的盆载蝴蝶兰一片青翠,十分抢眼,“我们脚下的地块,原来就是煤硐的所在地,现在改成蝴蝶兰基地了,先期投入种植1万亩,第二期再种植1万亩”,严炳成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兴奋地规划未来。
“我们村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深厚,搞生态旅游大有可为!”在启动仪式上,枫林村支部书记特别自信。据介绍,枫林村不仅是一个著名矿区,也是一个著名的革命基点村,在革命战争年代,闽西革命先辈张鼎丞、伍洪祥、王直、刘永生等都曾来到枫林村开展革命活动。在党的领导下,枫林村人积极参加革命,先后有10多名青年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的红军烈士严石富参加红军,并任红军连长,在湘江战役中光荣牺牲,年仅23岁。
耕读传家,崇尚正义,久久为功,是枫林村自古以来的良好家风。枫林村有座枫林桥,位于军营自然村境内,是通往永定县城的必经之地。这是一座风雨廊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八年(年),廊桥内奉祀观音菩萨,“西方竹叶千年翠,南海观音九品香”,风雨剥蚀,初心不改,经历代重修,飞檐翘角,端庄大气,成为村民心灵皈依的所在,也成为枫林村民向上向善的情怀诠释。
在相邻的中和村名曰石壁溪“庵子角”的村头,有一座回龙宫,也是枫林村供奉五显大帝的所在,迄今有多年历史。在当地热心人士的引导下,穿过卢氏族亲的老屋基,我们信步来到庵子角。这是一座约摸平方米的庵庙,通体为木结构,立于沙洲之上,连同宽阔的雨坪,竹木掩影,香烟袅袅。门前溪流回环,鱼儿游弋。我们俯下身子,仰望门额上刚劲有力的“廻龍宫”三个大字,门对联联为“神圣山川锺福地,巍峨庙宇庇人家”。走进宫内,藻井、斗拱美轮美奂,纬帐、纬帘庄严肃穆,穹顶八卦图案熠熠生辉。透过窗格的亮光,正中神龛供奉五尊五显大帝神像和上刻“玉封五位五显灵官大帝尊神位”字样的神牌位尤为醒目,廊柱上刻“廻水为带福泽昭千载,龍山作砣威灵佑万民”楹联。五显大帝左侧供奉土地神,神龛留有“德从宽从积,福向俭中求”红纸书写对联;右侧分别供奉财神、五谷神,神龛分别有“财神来到我全村,菩萨保佑万众欢”和“神农创五谷,养活人成长”的红纸书写对联。据村民严灯林介绍,每年农历九月廿七、廿八、廿九连续三天,枫林村军营、杨屋、坑头三个自然村的人都要轮流抬着五显大帝在村里巡游,接受村民祭拜,祈求吉祥平安,其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陈东“四月八”……
“最热闹的一天是九月廿八,村民们抬着五显大帝到各个自然村落巡游,家家户户门前鞭炮齐鸣,烧香点烛,感恩五显大帝保佑风调雨顺,又获得好收成。各家各户的亲戚都欢聚在一起,杀鸡宰鸭,买肉做粄,喝酒猜拳,其乐融融。酒酣耳热之际,锣鼓开场,以前都演木偶戏,现在专门请来江西宁都的采茶戏,娱神娱人。我们村子的民间文艺也十分活跃,流行十番音乐和民间小调《卖花线》,很好听的。”严松彬老先生现场还激动地哼起《卖花线》的曲调,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是啊,把一个老矿区转型为生态旅游区,是枫林村尊崇自然的正确抉择,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铿锵脚步,转型的本身一定伴着伤痛和喟叹,但人们认准了这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伫立在枫林村的高处,蔚蓝天空,溪流淙淙,百姓祥和,田野,屋舍,枫林绚烂的意向正向我们走来!(完)
写于年12月23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