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文,送你小花花!
不正经文案~~~佛说:年前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相遇(emmmmm?)
正经版文案:年5月23日始,口岸社区的一群可爱女人们相遇、相识在口岸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断......),卖个关子,想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请大家耐心地往下阅读。
爱花之心人皆有之
但倘若自己亲手做一朵花,存之、赏之,是否觉得更有意义呢?
本次工作坊共开展5期,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学习各种手工花,更能体现邻里间的互助互爱、价值感以及愉悦轻松之情。
第一节纸藤花康乃馨第一次初相识,少不了社工的“破冰游戏——串名字”,妈妈们在自报家门时,还需要复述左边小伙伴的信息,以此类推,两轮下来,彼此对对方似乎有些许了解。(偷偷告诉大家,这个游戏可是难倒不少人哦,哈哈哈~)
基于大部分人没有做过手工花,所以社工介绍一款比较好学的纸藤花之康乃馨作为入门,当然,以往在活动中做过康乃馨的妈妈也非常主动地向小伙伴们分享制作过程。
(制作过程中,大家都很专心致志,氛围宁静和谐,只是交流略少)
第一朵康乃馨新鲜出炉,美妈们开始化身为“秀花狂魔”→→话不多说,上图~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第二节丝网花蓝色妖姬“听说今天要做蓝色妖姬,我要好好学一学,回去与家人们分享”。一大早,妈妈们陆续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了让大家增加更多熟悉感,社工带领着“正话反说”的热身游戏,三字词语、四字词语在规定时间内倒着说,否则......不过,遇到难题时,妈妈们已经开始相互施以援手~
本工作坊的目的主要是学习、提升价值感、发挥所长等,故而社工在第二节开始前邀请两位妈妈提前学习蓝色妖姬的制作,由她们进行现场教学。她们背后还做出许多功课,以期找到最适合大家学习的一种方法。
马老师
郭老师
第二次见面,大家开始熟络起来,and一波美照来袭~
用心的P图达人~
第三节丝网花牡丹花第三节见面,开始发生许多有趣好玩的事情。首先,老规矩,热身游戏是打破人与人之间隔阂的“良药”,so社工又带领妈妈们玩起“交头接耳”的游戏,现场总是迸发出“哈哈哈哈”各种大笑.....
这节由两位妈妈,即郭老师和苏老师悉心教学,大家已经开始深谙社工的套路,不用多说,工作坊顺利进行~啰嗦一句,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妈妈们的力量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大家的欢声笑语不时传来,各种话题开始畅聊,有妈妈对社工说“感谢你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平台展示自我,第一节大家还有些拘谨,现在都熟悉起来,可以玩在一块儿。”
(怎么可以这么可爱(*?▽?*))
第四节丝网花蝴蝶兰听说这周要以团体的形式制作蝴蝶兰,赵老师和王老师先来提前准备啦~
虽然不能将做好美美的花带回家里,但是也阻挡不了我们一起完成作品的热情,从做蝴蝶兰到插花,全程投入,不需过多言语,一种名为默契的情感在不断萌发中。
蝴蝶兰一完成,大家难掩拍美照的心情。篇幅有限,仅挑几张~
第五节爱、团队、回顾人们常说“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这么快”,从5月23日至6月20日,每周三9:30-11:00,妈妈们在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后,除却因事不能到场外,都纷纷相聚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最后一节工作坊中,大家也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回顾与总结。
但是,画风有点不对呀,本来应该是有些“严肃、煽情”的戏码,居然玩起了团队桌游——狼人杀。两轮游戏下来,妈妈们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超强的伪装以及分析力,不仅把尊敬的法官逗得直不起腰,还闹的大家意犹未尽~~~
游戏玩完,大家开始认真地观看往期回顾PPT。很喜欢看到妈妈们热爱生活的状态,祝愿大家“幸福的像花儿一样”!
妈妈们依次分享自己的感受,为我们这个工作坊画上圆满的句号。
妈妈有话说:
1、很开心能够在这个团队中认识许多宝妈,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中,还会有更多指教、玩耍的机会。
2、感谢社区、社工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不仅学习到一些小手艺,还愉悦身心。
3、时间过得真快,很舍不得。初来这里,我以为只是做完花就走,心里难免有陌生感。但是几节工作坊下来,给我的感觉太轻松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乐呵呵、聊天,真的很幸福。(此为即将为人母的小姐姐say)
4、“以花作礼,感恩有你”四期的花艺DIY工作坊,今天依然在愉悦中圆满落幕,撼动我的是社区开展的活动和小梁社工的热情,还有积极向上的美妈们,让我今后每一次想起都是满满的快乐,虽然活动结束了这一次,但后续还会有更多的第一次,希望我们再约上,讨论更多的第一次。
5、以后只要大家热情依旧,有适合大家参与的项目,大家挤挤时间,配合社区工作的开展,还有更多精彩呈现。
......
社工say:最初的目标——学习手工花,增强社区妈妈间的认识与归属感,已经达成,感谢妈妈们的倾情配合与投入。社工服务强调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当对方接收到友善的信号时,同样地也会给予相应的表示,这也是我们服务专业性的表现之一。在一些硬性指标下,我们不得不去完成而渐渐忘记自己的使命,可是这样看似平常的工作坊却让我不忘初心。它让我意识到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当真正立足于社区居民(服务对象)的需求时,用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同样能够收获更多信任、价值感、服务需求等。
社工行业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也请记住我们的职业名称——社工(socialworker)。
温馨提示:当有相关需要时可以找对应社工咨询、辅导等——
(1)小谢社工:负责老年人、残疾人领域工作
(2)小梁社工:负责妇女儿童家庭领域工作
(3)小冯社工:负责义工、青少年领域工作
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口岸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皇御苑4栋旁)
本中心指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