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每章都有一个小节“园林小揽”,鉴于每位植物学家探险经历与贡献,来展现出以这些植物学家命名的花园的是什么样子。那么,在看完这些植物学家的故事,如果有此爱好,是否想想自己的花园将是什么样?
:《植物探险家:11位植物学家的科考纪实》
:玛丽·格里宾,约翰·格里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学家,传记,户外探险
推荐人:余梦婷余梦婷: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方向硕士三年级研究生,师从刘华杰教授,学习博物学文化史。硕士毕业论文研究钟观光先生(钟观光是中国第一位大规模采集、制作植物标本的植物学家,并积极倡导修正并统一中国植物名)。
余梦婷的推荐摘要现在在窗台上摆放一盆蝴蝶兰作为装饰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19世纪的英国,这样一株兰花稀少罕见,需要植物猎人千里迢迢从爪哇岛采集,并且它极有可能在运抵英国之前就死掉。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植物探险家,才让一件罕见之物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改变了人们生活的面貌!
约翰·雷(JohnRay)(~)是一位英国博物学家。
约翰.雷的《植物的历史》是3卷本的大部头。而种植书中所提植物花草是项简单活儿。水果、蔬菜、药草,既能食用也可药用,有的还能用于擦洗、打扫房间,甚至制成家用亚麻布。花朵因美丽惹人注目,雷更愿将大多时间用在有实际功用的植物上。茴香、款冬花、小白菊、树肺草,芸香、野芝麻、薄荷油,均常做药用。使用飞蓬、香草、迷迭香、薰衣草、屋子里始终保持气味芬芳香甜。肥皂草能用来洗衣服......
摘自《序幕:约翰.雷》
书中介绍了17世纪中期到20世纪前叶11位英国植物探险家的故事。
从植物探险家的个人经历中,不仅可以窥见他们的个性(比如林奈爱吹牛,托马斯·洛比比较虚伪),还能看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的考察活动或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或带有帝国远征的烙印,又或是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自始至终,整个英国社会对异域植物的狂热、对园艺的推崇为植物探险提供了极大动力。
瑞香Daphnefortuni,一种广受英国园艺家欢迎的植物
“试图去栽培一个花钟是种很大胆的行为,因为它非常依赖气候与白天光照长度。林奈每天都会观察瑞典花卉的开放和闭合时间,并计划按照植物在一天中不同的开放和闭合时间来种植一个花钟,希望把时间误差缩小到半小时之内。乌普萨拉大学有一个花钟,因为每种画在花期过后必须被替换掉,必须不停维护。创造一个花钟既花费时间又颇有难度,但它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一种时尚。
摘自《第一章:卡尔.林奈乌斯》
当然,对植物的热爱是他们踏上探险之旅的根本动力。
除了在中国收集植物的罗伯特·福琼,其余大多数植物探险家都需要深入到人迹罕至或者完全未知的地域去搜寻植物,旅途的艰险不言而喻。他们中有人因为植物学上的贡献声名大噪,过完受人尊重的一生;也有人劳碌半生,为雇主赢得了极大商业利益,自己却穷困潦倒;还有些人为采集植物牺牲健康甚至死于非命,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玛丽安.诺斯de手绘:南非野花
“以诺斯的姓名来命名的植物有,塞舌尔的一种树木,宫人草的近亲、羽叶棕榈树、还有最常用于装点花园的非洲剑叶兰。若建一座玛丽安.诺斯花园,那将是颜色、光线与温度都激情混搭。
摘自《第7章:玛丽安.诺斯》
本文内容由博物教育推荐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