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达人曾宋君我国兜兰育种和产业发展

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花卉,聚天地万物之精华,集美丽幽香于一身,蕴清新脱俗之内涵。

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曾宋君与花卉结缘30余年,是兴趣,是责任,亦是其倾其一生相陪伴的学术伴侣。

寻寻觅觅情系兜兰

在中国,花之“四君子”——梅、兰、竹、菊,早已家喻户晓,其中,兰花更是以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备受人们喜爱。曾宋君由于对花卉的爱好,高中毕业时选择了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从此与花卉结上了不解之缘,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学习水稻育种技术,为花卉育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硕士毕业且一直从事花卉研究,涉及的种类包括观赏蕨类、多肉植物、姜目花卉、观赏棕榈、天南星科等类群,但兰花一直是他的至爱。研究的兰花包括国兰、蝴蝶兰、卡特兰、石斛兰、文心兰、万带兰和火焰兰等多个属。

在兰花世界里寻寻觅觅之后,于21世纪初就将兜兰作为自己及其团队的主要研究对象,对兜兰开展研究的兴趣,除了因其独特的花朵造型和绚丽的色彩、持久的赏花期而更具观赏价值外,还源于,我国作为兜兰的分布中心,却长期在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栽培方面没有太大的突破,再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与过度采挖,让兜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所有野生种类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而被禁止交易。

曾宋君的荣誉奖状

作为兰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兰花保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曾宋君,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凭借着多年来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遗传育种、组织培养、生物技术以及功能基因克隆等多个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深入开展了兜兰的引种驯化、杂交育种、种苗繁殖、产业化生产、分子机理和保护研究。

正是凭借着对花卉培育的科研兴趣,曾宋君带领团队先后收集世界79种兜兰属植物,多个优良杂交品种,华南植物园还专门为此建立了兜兰种质资源圃,并成为国内收集兜兰种质资源最多的单位之一。与此同时,该团队育成了多个兜兰新品种(品系),其中,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上登录的兜兰新品种70个,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兜兰新品种9个(其中2个品种成为了广东省农作物主推品种);完成50多个兜兰原生种和多个杂交种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可以进行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其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兜兰保护研究方面,团队对海伦兜兰、彩云兜兰、杏黄兜兰等进行了系统的种质资源调查,其中,海伦兜兰从原报道的11株、1个分布点,被他们增加到了株、11个分布点。

获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同时,曾宋君和团队还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包括团队取得的专利技术——兜兰的杂交育种及其种苗繁殖方法,先后在年和年分别获第19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证书”和第20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摩帝类兜兰优质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在国内获得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又在日本获得了专利权保护。在对兜兰进行规模化繁殖的基础上,团队对彩云兜兰进行的野外回归相关成果,作为主要内容在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他参与的项目“大花蕙兰和兜兰新品种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于年2月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特色兰科植物保育与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听说过试管婴儿,却从未听说“试管开花”这个词,而曾宋君近期偏偏进行了这样一项新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即兰花的试管开花及其杂交育种研究,已经将石斛属、兰属中的多种兰科进行高频率的试管开花体系应用于试管杂交。该技术一方面应用于兰花的杂交育种过程中,可以缩短育种周期,一部分兰花新品种的育种培养周期已经从5~8年缩短为3~4年;同时为兰花花期调控的机理研究提供有效的载体系统,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试管开花的兰花直接应用于商业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在美国获得了保护权,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dielana.com/hlsh/10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