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作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周胜洁、常鑫
花艺绿植店里银柳福桶喜气洋洋
平价菜摊位前顾客络绎不绝
经过3年多的改造
先前的美加乐农贸市场
成为了标准智慧化菜场
“我家菜场”重新亮相
竹编元素招牌,小芸豆摊位号
还没走进武夷路号的“我家菜场”
记者就先被入口摊位的花艺绿植店吸引
红色的银柳福桶彰显喜气
一盆盆优雅的蕙兰、蝴蝶兰
深受附近居民的欢迎
店主吕先生说
他们销售近二十种花卉
春节将至,年宵花的人气也持续高涨
菜场里,8米高挑空的顶棚配上
面朝武夷路的大型落地窗,简洁明了
每个摊位都拥有竹编元素的招牌和灯饰
复古又温馨
摊位的位置编号都是小芸豆造型
工作人员还穿上了
统一的印有菜场logo的围裙
作为菜场负责人的许菁介绍,占地多平方米的菜场有49个摊位,包括原农贸市场的优质老商户以及引进的精选新商户。除了常规的蔬菜水果、海鲜肉类、南北干货、早餐熟食、茶叶等门类外,钟表维修、建兴裁缝等便民业态也被嵌入其中,此外还配置了1个平价菜摊位。
在蔬菜区与生鲜区的分界台阶处,残疾人升降平台彰显着菜场的温度。在工作人员的遥控操作下,可帮助残疾人士和部分老年人稳稳地上下台阶,无障碍逛菜市场。
在b03平价菜摊位前,赵桂梅正手脚麻利地给顾客拿花菜,装青菜。“一个萝卜,1元。”“本地青菜,1.5元一斤。”“阿姨你的花菜,2.2元。”
年就跟着家人来这里卖菜的赵桂梅对菜场有着深厚感情,她的摊位常卖青菜、辣椒等30多种蔬菜。几年前得知菜场要改造,她就决定等改造完了还会回来。如今在环境焕然一新的菜场里继续经营蔬菜,赵桂梅就像回家了一样。平价菜因为价格实惠,深受居民欢迎,她指了指青菜和菠菜,“30斤一包蔬菜,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20包青菜、10包菠菜。”
今年过年赵桂梅也不给自己放假,除夕正常营业,大年初一也来出摊,下午让自己放松半天,大年初二就恢复正常。
电子屏汇总数据,今年过年不休息
数字化应用在“我家菜场”也有所体现
在每个摊位前
一块智能秤终端秤的数字小屏
可向顾客展示摊位各类许可证、
商品价格等信息
一张购物小票可以扫码查询到
所购菜品的追溯信息
在菜场一侧墙上,一块智慧数字大屏汇集智能秤终端秤的所有数据,菜场里全部商户的成交数据、营业状况、交易走势都会汇总在这里,当日菜价、促销信息、店铺排行、检测数据等信息也可以在这里查询。
许菁介绍道:
居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