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天空文刘春兰

父亲的天空(文/刘春兰)

从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的民不聊生到今天的繁荣富强,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周年华诞。在百年长河的岁月里,为了祖国的繁荣昌兴,日益强大,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党员以及杰出的人物。他们是时代前进的中流砥柱,遇到惊涛骇浪的险境,仍然激流勇进。我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个。

父亲出生在南方一个山清水秀小镇,绿树环抱,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还有一条似玉带一样的河流养育着这里的祖祖辈辈。远景,山峦起伏,崇山峻岭,树木葱郁;近景,河水清澈见底,微风徐来,河面上波光粼粼,泛起层层涟漪。有时,山洪暴发,河水湍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父亲性情秉直,聪颖,同时性格急躁,刚正不阿,处理一切事情坚持原则。身上流淌南方民族热烈奔放的血液,父亲直率、热情、聪明、真挚。

父亲出生在一个小商家庭,五年级毕业考试获取全县第一名。全村把父亲抬得好高,敲锣打鼓,送来捷报。爷爷喜笑颜开,大摆宴席。爷爷的嘉奖和乡村们的鼓励,父亲学习劲头十足,在当时小有名气。初中毕业,家里生意开始惨淡,就终止学业,从事教育工作,当时18岁。父亲从此与教育事业结缘。

父亲中等个儿,不胖不瘦,眉目清秀,风度翩翩。一直到八十岁,还是一个帅老头,除了与生活习性有关,外在的气质来自内在的积淀。他很健谈,能说会写,热爱看书·看报,每天新闻必看,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老。所以储备知识丰富,其实父亲初中文化程度相当大学生水平,文采横溢,口若悬河,“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也可以形容父亲的字体。

父亲担任过乡村教师、校长,由于工作出色,调往教育局教研室工作。父亲出口成章,文采好,能写一手飘逸的字,在哪个行业都出类拔萃。后担任县委书记秘书,在灯光下,父亲伏案疾书,经常写材料到深夜。有时跟领导下乡体察民情,如实反映百姓的疾苦,百姓的困难一一得到落实。忙碌的身影,急匆匆的脚步,是父亲的生活节奏。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末,遇上国家经济匮乏时期。母亲在农村教书,大队分给我家一块自留地,解决了七人的口粮。在县城工作的父亲,待在家里时间少,但只要父亲一回家,家中热闹非凡,人人喜笑颜开。姐姐弟弟会拿到零花钱,姐姐在邻村学校上学,弟弟拿到钱积攒起来买书。而且总是给家里带来惊喜,有一次,还带回一条大鱼,父亲说鱼吃得好。偶尔给我们买一些好看的便宜布料。然后父母亲自裁剪,用缝纫机缝制。父亲除了织毛衣,其它什么活都会干。我们三姐妹上身穿着白底红夹杂蓝碎花棉绸,下身穿着蓝绵绸,就像花蝴蝶一样,穿梭在花丛中;徜徉在林荫小道;嬉戏在田埂边和小溪旁;踏着落叶漫步在学校小路上。有时像一条小鱼在小河里自由自在游玩。童年趣事刻骨铭心。童年的快乐与一个开明的父亲分不开的。

亲民、爱民思想,贯穿父亲的毕生,怜悯百姓困境,同情百姓生活,倾注了他一生心血。村民经常簇拥到我家,絮絮叨叨地把大小事讲给父亲听,父亲听完,帮他们分忧解难,指点他们队上一些事情。有时修路或修水库的资金,父亲按正常渠道也帮村里落实。化肥是当时紧缺的东西,父亲人脉广,想尽办法帮他们弄到。村民患重病或读书之类的事情,父亲乐于帮忙,大家早已屡见不鲜。不久,泥泞的小路变成寛敞的水泥马路;由于水库的修建,干旱的禾苗得到及时灌溉;远处蔚蓝的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稻谷浪,村民们喜上眉梢。父亲就如百姓的福星,人们只要听说父亲回来,如沐春风,好像他们有任何困难,父亲都会迎刃而解。

父亲就是人们的福星,走到哪里,光芒照到哪里。

后来担任副局长主持工作,大局方面果敢担当,雷厉风行,有魄力,把教育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小局方面明察秋毫,体恤下属生活。有一对夫妻,一个在冠山教书,一个在县城教书,父亲不动声色就把乡下的调往县城。县城的丈夫不知情,老婆已经与他一起上班了。夫妻俩感激涕零,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与热。后来陆陆续续解决了两地分居的实际困难夫妻。每年都会去慰问困难家属,有一位老师父亲病重,父亲知道后,医院治疗,因及时才脱离危险。父亲通过多种渠道来改善老师的待遇。他习惯把裤腿卷到膝盖处,汗衫也撸起来,声音洪亮地笑着说:“大家辛苦了,嘉奖你们!”老师们情绪高涨,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把全部精力倾注在教学里。

在担任副局长主持工作这几年,在教育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中、二中两所学校高考成绩斐然,在全市的成绩首屈一指。当捷报传来,全县人声鼎沸,笑声弥漫了整个天空,欢乐传遍每个角落。于是,临县学生纷纷被吸引过来,到本县学校就读。对那些贫困生尽量照顾。父亲的美德如一团巨火,温暖了世间每个角落。于是声名远扬,父亲的这个人几乎家喻户晓。

60岁父亲老当益壮再次起用,父亲接到组织任命后,意气风发。先把两个学校摸排清楚,再作英明决策。学校的福利翻几番,老师的待遇各方面提高。不必要的会议取消,繁琐的工作撤销,让教师减负,轻松上阵,拥有大部分时间备课。老师们干劲十足,高考的上线率超额完成指标,打了个翻身仗。

父亲的声名大震,父亲的美德与才能赢得了大家的夸耀。

父亲虽然身居官位,但很少在外应酬。他营造的家多么温馨啊,父母和蔼可亲,心地善良。母亲心灵手巧,能干,能弄一手好菜。每次从外面回家,一桌子菜等着我们,荤素搭配均衡;父亲对我们要求严格,一定要守时回家。在吃饭时,父亲总是絮叨着每样蔬菜有什么营养,同时把他的遭际娓娓道来。以至他的知己与不交心之人,他喜欢的人与他不友好的人,崇拜他的人与嫉妒他的人,我们了如指掌。

他19岁参加工作,65岁退休,从事教育工作45年,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母亲走后,一向健朗的父亲也病了,上天没眷顾这样一个心怀大众慈善老人,让他痛不欲生。父亲老得像一张旧报纸,而我的心像锥子扎一样地痛。一生身居简陋的房屋,晚年患重病没惊动任何人,悄然离开人世。

他一生克勤克俭,一心为他人谋福利,操劳一生。父亲性格耿直,像一颗笔直参天的老松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权贵趋炎附势。文教局副局长主持工作几十年,也没理顺局长职位,因从不取媚于人,不会沽名钓誉,胸襟坦荡。同时性格急躁,为了坚守正义也得罪了一些人。我的父亲在我心中就像一朵空谷幽兰,淡雅如水,芬芳四溢。

父亲的天空下,总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让我们人生的底色抹上了一层暖色。

(作者系江西吉水一中教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dielana.com/hljz/7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