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昊和他的朋友们华艺国际ldqu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

大美,谓大功德,大功业。大美者,即为立大功业,或才德品质优异之士也。《庄子·知北游》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陆德明释文:“大美,谓覆载之美也。”

“大美”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命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艺术也处处体现出世间万象之“大美”。畅游艺术,沐浴在天地万物中,感受无处不在之大美。

年10月,华艺国际(北京)首拍以20.1亿元的总成交额完美收官。汇聚数十位艺术巨匠、近百件巅峰力作的“大美——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以8.34亿元的总成交额完美收官,潘天寿《耕罢》则以1.亿元的天价拔得头筹。

在其后的年10月,华艺国际(北京)再创佳绩。“大美——中国艺术珍品之夜”成交总额逾4.27亿元,其中11件拍品成交过千万元,傅抱石《芙蓉国里尽朝晖》以.5万元摘得专场桂冠。

年4月8日,“大美——中国艺术珍品之夜”荣获北京拍卖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艺势峰会——第五届艺术市场价值榜“年度创新价值拍卖专场”之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华夏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成就了中国艺术的千年不衰,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大家,华艺国际立足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以“大美”为主题,将历代名迹汇聚一堂。

华艺国际(北京)年春拍“大美”共有三大板块组成,分别为“大美——古代书画珍品之夜”、“大美——近现代书画珍品之夜”、“大美——古代宫廷器物夜场”。百余件博物馆级臻品,蔚为大观。

其中,“大美——古代书画珍品之夜”、“大美——近现代书画珍品之夜”两大专场,近百件古代及近现代书画汇聚一堂,从稀缺宋画到《石渠宝笈》《天禄琳琅》著录珍品,从文人唱和集锦到皇家御制唐卡,再到近现代大家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之作……通过系统的梳理和专业的策划,一场拍卖,重磅云集,一览中国绘画史,尽读中国艺术的前世今生,洞悉华夏美学之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大美——近现代书画珍品之夜”三大重磅

“大美——近现代书画珍品之夜”图录封面

〖梅云堂旧藏

张大千《风荷》《黄山奇松通景》〗

张大千黄山奇松通景立轴设色纸本年作.5×.5cm×2约55.5平尺

钤印:张爰私印、千秋愿、张大千、大千唯印大年

藏印:岭梅珍藏、高(钤于签条)

题识:

一、黄山三十六奇峰,个个峰头挂老松。十载还乡无好梦,云遮雾销一重重。壬寅夏。大千张爰。

二、六六峰峦信手拈,略从奔放出精岩。涛师一世黄山住,交臂何缘失此髯。散花坞一松,为苦瓜上人所未见者。卅年前予从始信峰下缒,冒百艰发见之。爰翁。

题签:

1.黄山奇松通景(左幅)。大千八哥作。岭梅藏。

2.黄山奇松通景(右幅)。

出版:1.《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图版54,香港市政局,年2月。2.《梅云堂藏张大千画》,图版,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年。3.《张大千的绘画》,图版,日本松涛美术馆,年。4.《辟混沌手——张大千诞辰周年纪念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年。展览:1.“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展品编号54,香港艺术馆,年2月15日至4月1日。2.“梅云堂藏张大千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年4月17日至5月23日。3.“香港·梅云堂所藏张大千之绘画”,日本东京松涛美术馆,年4月5日至5月21日。4.新加坡,新加坡美术馆,“梅云堂藏张大千画”,年2月28日至4月27日。5.“张大千纪念展”,海南亚龙湾华宇度假酒店,年2月2日至2月28日。6.“辟混沌手——张大千诞辰周年纪念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年5月20至26日。

估价待询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张大千的《黄山奇松通景》曾为“梅云堂”高岭梅、詹云白伉俪旧藏,高岭梅题签。本幅以当年石涛未发见之奇松为主角,其姿清奇苍劲,如虬龙扬首挥爪狂舞,身若批层层鳞甲,根部曲突隆起,寿龄之高,真不知其纪也!画家以巨幅写此,虽云写意,但布局严谨,位置经营一丝不苟,山峦复叠中见云气回荡穿插,虚实交融互济。用笔纵放,但如松针绵密成丛、老松粗干奇姿异态,收拾细意求工,设色浑厚苍郁,得黄山稳重体魄之精神。大千创作魄力之宏大,格局之宽广,真有“辟混沌手”之功,亦为下开泼墨之先声。张大千风荷立轴设色纸本年作×cm约17.4平尺钤印:张爰私印、大千藏印:岭梅珍藏题识:百里平阳荡画桡,绿房翠珮暗招邀,羲之解作南门赏,余韵余风定未遥。辛丑秋孟蜀人张大千,爰。高岭梅题签:大千居士风荷,高岭梅藏。钤印:高出版:1.《张大千近作展》,展品图版6,香港大会堂美术博物馆,年4月。2.《张大千画展》,新加坡展品目录编号17,香港东方艺术公司,年3月。3.《张大千画展》,吉隆坡展品目录编号17,香港东方艺术公司,年6月。4.《张大千画展》,怡保展品目录编号17,香港东方艺术公司,年11月。5.《张大千画展》,槟城展品目录编号17,香港东方艺术公司,年12月。6.《张大千画展》,曼谷展品目录编号17,香港东方艺术公司,年9月。7.《张大千画展》,合艾展品目录编号17,香港东方艺术公司,年2月。8.《梅云堂藏张大千画》图版71,高美庆编,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年。9.《香港梅云堂所藏张大千之绘画》图版70,日本涩谷区立松涛美术馆,年。展览:1.“张大千近作展”,香港,大会堂美术博物馆,年4月21日-5月9日。2.“张大千画展”,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堂,年3月12日-17日。3.“张大千画展”,马来亚,吉隆坡,语文局,年6月24日至-7月2日。4.“张大千画展”,马来亚,怡保,古冈州公会,年11月9日-16日。5.“张大千画展”,马来亚,槟城,槟城博物院,年12月20日-29日。6.“张大千画展”,泰国,曼谷,介寿堂及京华银行,年9月12日-25日。7.“张大千画展”,泰国,合艾,客属会馆,年2月2日-8日。8.“梅云堂藏张大千画”,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年4月17日-5月23日。9.“香港?梅云堂所藏张大千之绘画”,日本,东京,涩谷区立松涛美术馆,年4月5日-5月21日。10.“梅云堂藏张大千画”,新加坡,新加坡美术馆,年2月28日至4月27日。

说明:

梅云堂旧藏;高岭梅题签。高岭梅(3-),斋名“梅云堂”。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贸易、医药及新闻事业。擅长摄影,尤以艺术人像著称。其与张大千订交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曾为张大千拍摄画作而受其赏识,两人之间于画艺影艺各有所长,惺惺相惜,交往密切。张大千举办重要展览,印制画册书籍,不少皆由高岭梅为之张罗。“梅云堂”所藏张大千书画极为丰富,曾先后于年和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中释出,均引起轰动。

RMB:12,,-18,,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梅云堂珍藏张大千《风荷》,作于年秋孟,逾17平尺巨幅,实属罕见。《风荷》枝蔓劲健、芙蕖脱俗、莲叶相润,四处散发着生命蓬勃而烂漫的气息。大千擅写荷,此件笔力胜于以往,画面迎风招展,墨彩清润,光影明暗感极为强烈。

大千画荷最早师法八大,得其笔墨神韵。后又赴敦煌摹古,得佛画莲花之情态。二相融合,笔下荷花玉丽中见拙厚,清新中见精神。年代后期,大千致力探索泼墨泼彩创举,所画荷花则俱见一种现代艺术的抽象特质,将文人花卉的笔墨意味拓展至另一至高境界。观此幅的整体风格、独特技巧和落款年代,无不显示出这是张大千迈进泼墨泼彩艺术盛期的力作。

《风荷》以竖幅形式,表现风过荷塘,荷花密叶摇曳起舞,意态舒扬之瞬息,清香散逸满盈。墨气清润,墨分五色,光影明暗感极为强烈,正是水殿风来暗香满,风吹荷叶十八变,如梦如诗,呈现出一片暗香月影、气氛浪漫的盛夏夜景。

〖齐白石《工笔花虫册》〗

齐白石工笔花虫册

册页八开设色纸本年作

34×34cm×8约1平尺(每开)

钤印:白石、木人、借山翁、老齐郎、老齐、齐氏、齐大、木人

题识:一、齐大。

二、百树黎华旧主人。

三、白石。

四、白也。

五、三百石印富翁。

六、阿芝。

七、老萍。

八、齐璜,丙子。

出版:《四绝—齐白石诗书画印精品》,图56,保利艺术博物馆,年4月。

展览:“四绝—齐白石诗书画印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年4月。

RMB:18,,-28,,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工笔花虫册》是齐白石画于丙子年()的一套工笔草虫册页,八开,分别是梨花双蝶、草穗双蜢、水藻双虾、蕉叶双蝉、谷穗蚱蜢、蝴蝶兰与蝶、茶具双蟋蟀、雁来红蝈蝈,这是白石老人定居北京的第十个年头所画。

本册每一开画作皆一笔不苟,设色谨严,皆以最精致的手段刻画草虫花卉,捕捉大千世界渺小生命的一举一动,把自然物的基本特征传达出来,形成强烈视觉效果。

齐白石的草虫和花卉相结合,粗笔勾勒花卉,细笔勾写草虫,开创一代新的画风。在画配景时,他根据墨与色的不同,把景物分为水墨、泼墨、设色、白描、没骨等,笔墨淋漓,气势夺人。

《工笔花虫册》局部

齐白石作画草虫种类有40余种,无所不画,以草虫种类丰富而取胜,这是其他画家做不到的。同时他又能够将草虫表现的形神兼备,将写意画的神韵与木雕感相融汇,达到工整细腻而不拘谨,具有神韵、动感、情趣、生命力,最后又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意向,更是难得可贵。

〖傅抱石《玄武湖初春》《听泉图》《太华山秋游图》〗

傅抱石玄武湖初春

镜片设色纸本

42×50cm约1.9平尺

题跋:

此图系傅抱石笔,戊辰端午于羊城,漠阳关山月拜观。钤印:关、山月

出版:

《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集》附录号,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年11月。

展览:

“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江苏美术馆,年12月9日-14日。

RMB:8,,-12,,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寓居南京20余年的傅抱石对玄武湖情有独钟,玄武湖小景在其多次写生实践中总结升华,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画面具有文人画的古旧研雅,却并不清高自许,而是在淡雅清逸的诗思中表达出新时代的开朗乐观。其破古立新的精神在此时可见端倪,并在尔后驿马频仍的国内外旅行写生后得到大刀阔斧的改进。

图中所见,乍暖还寒时候,玄武湖洲畔诺那塔和喇嘛庙绿树掩映,香火鼎盛,游人如织。岩边柳树绿影婆娑,一笔带过。湖面游船散落,岸上行人往来,融融游春气象。形制古朴的诺那塔与水中古塔遥相呼应,近景苍绿的松柏与始发新枝的柳荫互为对照,以水墨清香营造出“暖风浑酒色,晴日畅琴弦”,“嫩云轻似絮,新草细如毛”的春意阑珊。

傅抱石听泉图

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32.5cm约3.8平尺

钤印:傅、往往醉后

题识:乙酉春正月,重庆西郊写。傅抱石。

出版:《近代十大名家书画选》P98,台北长流画廊,年4月。

RMB:4,,-6,,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傅抱石公有一类构写前人诗,将诗境入画之作,此《听泉图》存此风貌。

此帧《听泉图》笔墨肆意飞动,酣畅淋漓,以散锋乱笔披拂而下,交织错落,为光怪纷乱的线条赋予了某种韵律感,亦使山体更富立体感。画面中,远景壁立千仞,云气缭绕,以奔放之笔一气呵成,雄壮之势跃然纸上。近景画古松巨柏,树荫下筑楼阁草亭,有白衣高士凭栏,清谈干云。林木浓墨点染勾勒,墨气浑润,同巨石与后山壁之空灵疏俊形成对比,营造出临水雾氤氲之感。

年,傅抱石锤炼上古题材已炉火纯青,图中高士虽为点景,却表现怀古、托古之习尚,深化主题,为山川之景致赋予人文之境界,令次做有气质出尘、不可言状妙。

傅抱石太华山秋游图

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87×45cm约3.5平尺

钤印:抱石所得印象、一九六零

藏印:霍宗杰印

题识:

一九六零年九月下浣游太华,越二月写于长沙,傅抱石并记。

陈风子题签:傅抱石太华秋游神品立轴。新会霍宗杰珍藏。杭州求是山人陈风子题,时年九十。

印文:求是山人

出版:

1.《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三石书画选集》,P66,台湾国泰美术馆,年。

2.《中国当代六大名家书画集》(二),P18,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年。

3.《傅抱石全集》(第四卷)P52-53,广西美术出版社,年。

4.《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当代书画卷·三》P,图版,故宫出版社,年。

著录:

1.《傅抱石年谱》P,叶宗镐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年。

2.《傅抱石年谱(增订本)》P-,叶宗镐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年。

RMB:2,,-3,,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傅抱石毕生追求描绘真山真水,金刚坡时期着力再现蜀地迷蒙缥缈的自然景观,年后随着写生机会增加,他于作品中注入了更多生活气息。综观年之后傅抱石经典的山水画题材:华山、西陵峡、镜泊湖……无一不是从写生中来,而随着《待细把江山图画》这一新时期扛鼎之作的问世,华山也成为他至为钟爱、成熟的画题之一。

《太华山秋游图》作于年九月,画家取西峰入画,将“华山一条路”的陡峭显露无疑,上端秀丽险绝的西峰烟雾缭绕、直入云霄。画家取擅长之散锋擦染之法,敷以深沉色调,亟见山体之厚重感,赭墨交融,在看似不经意间生动地再现了山体的光感,而恰到好处的留白,又使得通幅气息流转,毫无滞重闭塞之感。画面云气笔触轻灵,与山体上渐变的赭色、莹润的墨色构成对比,亦富巧思,足见傅抱石之经意与笔下功夫。

徐悲鸿庐山泉石

镜框设色纸本年作

钤印:悲鸿、真宰上诉

题识:壬申晚秋游庐山归写此。悲鸿。

说明:此作经台北国华堂、香港逸英堂递藏。

出版:

1.《江苏教育》5卷4期,年。

2、《近代名人书画集?第一辑》P17,台北国华堂古今书画中心,年。

3.《HsuPei-Hung徐悲鸿画集》,香港逸英堂,年。

4.《徐悲鸿特辑》31期P73,雄狮美术出版社,年。

5.《近代名家国画选》图35,台湾浪淘出版社,年。

6.《中国近现代书画》第号,香港苏富比,年。

7.《艺术家》总期P66,台湾艺术家杂志,年。

8.《中国美术》第6期P60,台湾中国美术杂志社,年。

9.《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四》P,保利艺术博物馆,年。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四)”,保利艺术博物馆,年5月。

×cm.约10.8平尺

RMB:8,,-12,,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关山月红梅

镜片设色纸本

96.5×cm约13.2平尺

钤印:关山月、九十年代

题识:漠阳关山月笔。

说明:刘日华旧藏。刘日华,汕头人,早年就读于广州美院,与陈章继,乐建文诸画家同届同学,为关山月、黎雄才学生,后一直于香港从事艺术活动,与关、黎二师关系密切,收藏他们的作品甚丰。

注:

1.刘日华与作品合影。

2.刘日华亲笔作品说明信。

出版:

1.《希斋集珍——近现代书画精品集》(三册)P-,西泠印社出版社,年。

2.《关山月精品民间收藏卷》P,岭南美术出版社,年。

RMB:8,,-12,,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作为岭南画派“二高一陈”之后的代表人物,关山月腕底之红梅参天入地、老节盘根的浩然清气,显现出了当时整个时代的乾坤正气。

关氏写梅,乃于传统文人画梅基础外另立新意。前人笔下的梅,为花中君子,是“不要人夸好颜色”的清高冷逸、孤芳自赏。他笔下的梅,是花中斗士,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革命者的热烈与催人奋进。由此可见,与传统梅花之才调相较,“关梅”的风格情怀可谓大别于前。

是帧《红梅》创作于九十年代,通览此作,老干如铁,嶙峋于下,其势圆中见方,棱角分明;新枝刚健遒劲,蓬勃而出,挺拔向上;红梅簇簇以没骨法染点其中,近怀时代勃勃生机;笔力雄健,墨色苍润,磊落英发,风神尽展。梅树的枝干盘桓奇崛,苍劲有力,团团簇簇的梅花以没骨点染,潇洒活脱。整幅梅花,于花枝繁密茂盛的绚丽烂漫中,更见梅花不屈风雪的昂扬精神,可谓美不胜收。

此幅《红梅图》,既形象地表现出迎风傲雪的梅花风骨,又超越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笔墨情趣,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新时代精神与艺术审美趣味。关氏画梅的深厚底蕴与高超造诣,从中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是幅《红梅》为刘日华旧藏。刘日华早年就读于广州美院,与陈章继,乐建文诸画家既是同届同学,亦是关黎二家之学生,后一直于香港从事艺术活动,与关、黎二师关系密切,收藏他们的作品甚丰。画既珍精,情更可堪,实属难得之佳构!

陆俨少代耕小组

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5×65.5cm约7.8平尺

钤印:骫骳子、俨少

题识:代耕小组。徐京同志的一张年画铅笔稿,因为他学校开学,没有工夫完成,我拿来上墨设色,加上背景,放成长幅。一九五二年九月陆俨少并记。

出版:

1.《陆俨少全集?1(绘画卷)》P78,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2.《百代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作品集》P,西泠印社出版社,年9月。

3.《共和国画卷上的红色经典农业》P22,江西美术出版社,年9月。

展览:

“百代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浙江美术馆,年10月17日-28日。

RMB:8,,-12,,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代耕小组》作于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四个年头。

画面充满喜悦,一群庄稼人牵着牛,肩扛锄头、铁耙来到一户农家,户主——画中手拿《代耕协议》的老伯伯正在向自己的老伴传达喜悦。贴在门上的红纸上写着“光荣人家”几个字,显然,这是一户军属,而画中抱在妇人怀里的男孩的白色围嘴上印着“抗美援朝”四个红字则进一步向我们昭示,这是一户家人赴朝参加抗美援朝的军属。

陆俨少以其准确熟稔的笔法以及融和喜庆的色彩来表现这个欢乐的场面,画中十二个人物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那个时代特有的表情,甚至连那头牛都是快乐的,通体毫毛都画得圆劲而富有质感。

《代耕小组》在竭尽人物的现代描写之后,又回到了陆氏所擅长的山水中来,俨然一幅让人无可挑剔的现代山水人物画。此画题识,陆俨少也一改此前此后那种他最常用的文白相间的语言而采用白话表达,使之与作品的内容和谐一致。如此古为今用,陆俨少踏着大步由旧社会走进了新社会,毫无疑问,这是陆俨少十分满意的一件作品。

陆俨少作这一类型画作的时间很短暂,大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就基本停止了。因此,这类作品在陆俨少整个创作中为数不多,画得像《代耕小组》这么精、保存得这么好的作品则更为罕见。

大美——近现代书画珍品之夜

预展时间

5月31日-6月3日

预展地点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1-3层

拍卖时间

6月4日20:00

拍卖地点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三楼A厅

“大美——古代书画珍品之夜”五大重器

“大美——古代书画珍品之夜”图录封面

〖《种菜诗唱和诗册》〗

吴之振、吕留良、黄宗羲等种菜诗唱和诗册《系列作品》尺寸不一

说明:

本标的的详细内容请参阅单行册,有以下14种作品组成

1.吴之振、黄宗羲、吕留良等二十九人《种菜诗唱和诗册》2.陈廷敬、王士禛、梁清标等二十八人《赠行诗册》3.禹之鼎橙斋先生像4.吴之振行书临颜真卿《争座位帖》5.吴之振行书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6.吴之振行书临王羲之《兰亭序并跋》7.吴之振行书节选《雪堂行拾遗录》《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二则8.吴之振行书节选杨慎《升盦诗话》9.吴之振行书《南村辍耕录》《次韻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文士润笔》10.吴之振行书《後赤壁赋》11.吴之振行书《后饮酒五首》册12.吴兰成行书《唐宋诗钞》13.吴?滔山水对屏14.吴昌硕等为吴氏後人製印十九方(其中“履仁”“吴芝芳”对章“舟钱千年吴氏珍藏”三枚为田黄。)RMB:18,,-28,,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华艺国际北京春拍将隆重呈献一组清初名士吴之振等珍罕墨迹《种菜诗唱和诗册》。这组作品以诗文和书画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吴之振及其诗友同道在文艺、生活上千丝万缕的关系,多角度地勾勒出吴之振作为一位学者、诗人的古貌岸然,同样也是清代至民国文人圈子的惊鸿一瞥。《种菜诗唱和诗册》共由十四件作品组成,分为四大类:一为吴之振唱酬墨迹之《赠行诗册》《种菜诗唱和诗册》;二为吴之振画像——禹之鼎《橙斋先生像》;三为吴之振自书墨迹八种;四为吴之振后人丹青墨迹及吴昌硕等为吴氏后人制印十九方。禹之鼎(-6)橙斋先生像纸本手卷款识:橙斋先生命禹之鼎写。钤印:禹之鼎、慎斋鉴藏印:兰成珍藏题签:黄叶老人□。戊寅二月,庸斋杨岘。钤印:岘题跋:1.语溪遗老凋亡尽,酒醆诗筒竟寂寥。欲觅嵇生旧锻处,树头黄叶晚萧萧。戊戌长至前二日,鸳湖怀渊中题於燕山旅舍。钤印:怀渊中印、容江、花鹿书屋、风流自赏2.黄叶邨中一叶身,诗瓢零落旧山人。世间几许清闲地,何事扁舟寄水滨。己亥正月三日,题孟举先生遗照。秋泉居士汪士鋐。钤印:士鋐、秋泉3.平生少壮兼三好,老去惟余一卷书。指与须眉人尽识,风流终是建安初。五湖吟兴许谁同,人说些些似外翁(用微之语)。惆怅多才刘孝绰,扁舟今不共王融。融爱孝绰之才,每与共载,时因全之孝廉属题此册故云。己亥中元后一日,展橙斋先生贻照,感题二断句。大兴袁桥。钤印:袁桥之印、字天石号大川、花角楼4.寻阳搂头望走时,读书前辈亦吾师。披图倚櫂菰芦里,想见昂藏野鹤姿。讲学论文萃友朋,诗坛分坫别淄渑。不惊燕雀他年事,岂为葵丘会振矜。敬题橙斋先生遗照,陈訏。钤印:訏记、第五、有九思斋5.溪边黄叶村,黄叶秋萧索。只为有诗人,至今犹不落。秋林夹两岸,小艇坐山人,一片清溪水,看来似渭滨。戊戌奉题,黄叶先生遗照,武塘孙丰。钤印:丰、水东、宝墨6.从来佳地以人存,海内争传黄叶村。任尔西风吹不落,语儿溪上伴诗魂。科头默坐意欣欣,家有传经世有文。一叶扁舟何處去,为寻诗伴破溪云。不施篙橹不扬帆,小艇随波听自然。问字客来无处觅,因风吹向密芦边。南池胡琏。钤印:臣胡琏印、子师、竹隐7.寒江一色漾扁舟,半入菰芦半岸头。人去不寻高士传,空余黄叶向溪流。结庐共续十年书,阐宋追唐思有余。前哲风流人不见,语儿溪上独吟初。稼东冯如轼。钤印:如轼、稼东8.戊寅秋八月,秀水后学沈卫拜观於沪西寓楼,时年七十有七。钤印:兼巢、曾到蓬山重游芹泮著录:1.《橙斋先生像》见于《黄叶村庄诗集》卷首,光绪四年。2.陈訏诗见于《黄叶村庄诗集》卷首,光绪四年;《时用集》己亥年诗。本幅:21×32.5cm约0.6平尺题跋:27×cm约4.5平尺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禹之鼎(-6)橙斋先生像(局部)《橙斋先生像》是康熙年间著名肖像画家禹之鼎为吴之振生前所作的一幅肖像,其后并有康熙朝著名书法家汪士鋐、数学家陈訏等题赞,表达了对吴之振的景仰与怀念。康熙年间禹之鼎声名已远播中外,“一时名人小像皆出其手”,请禹之鼎画像成为王公子侯的风雅之事,也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早年吴之振的黄叶村庄别墅的设计规划也出自禹之鼎之手。

陈廷敬、王士禛、梁清标等二十八人《赠行诗册》

绫本册页(28开)-年作

31.5×26cm×28约0.7平尺(每幅)?

著录:

1.陈廷敬《送吴孟举还语溪》《午亭文编》卷四,《四库全书》本。

2.陈祚明《赠吴孟举》《稽留山人集》第十九卷,《四库全书》本。

《洲泉镇志》P,浙江大学出版社,年。

3.严我斯《送吴孟举》《尺五堂诗删初刻》卷之四,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

《洲泉镇志》P,浙江大学出版社,年。

4.徐乾学《送吴孟举》《憺园文集》卷五,清康熙刻冠山堂印本。

5.二十八人诗皆见于《黄叶村庄诗集》卷首,光绪四年。

备注:

1.王士禛(-1),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博学好古,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

2.陈廷敬(-2),山西泽州人。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

3.严我斯(-?),字就斯,一字存庵,浙江湖州归安人。康熙三年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左侍郎。文章操行,为时所重。

4.徐乾学(-),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顾炎武外甥,与兄元文、弟秉义皆官贵文名,人称“昆山三徐”。

5.二十八人诗皆见于《黄叶村庄诗集》卷首,光绪四年。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此《赠行诗册》题咏众人中,陈廷敬为翰林院任编修,王士禛官礼部仪制司员外郎,梁清标任刑部尚书。而康熙三年殿试中,高中第一甲状元、榜眼、探花的严我斯、李元振、周弘,俱在列。

另有第二甲的田雯,同为第三甲同进士的劳之辨、师若琪、刘谦吉、陈论、李棠、卫既齐等,以及康熙九年的状元蔡启僔,探花徐乾学。此外,还有不仕清朝的著名诗人陈祚明,被举荐博学鸿儒而刻意落第的嘉定名宿陆元辅皆有赠诗。

吴之振、黄宗羲、吕留良等二十九人《种菜诗唱和诗册》

纸本册页(27开)

著?录:

1.吴之振《种菜二首》、《自和种菜二首》

《黄叶村庄诗集》卷三,康熙三十五年刻本。

《黄叶村庄诗集》卷三,清光绪四年吴康寿刻本。

《石门县志》卷十一,道光元年刻本。

《吴之振诗选》P96、98,桐乡市政协文教卫体与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年。

《梧桐树下的辉煌—桐乡历史人物杂记》P,宁波出版社,年。

2.吕留良《和种菜诗》,《吕留良诗?零星稿》,御儿吕氏抄本。

《吕晚村诗集》,民国石印本。

《吕留良诗选》P,浙江古籍出版社,年。

《吕留良诗文选》P,浙江古籍出版社,年。

《吕留良诗文集》上册P,浙江古籍出版社,年。

3.黄宗羲《南雷诗补遗》,《黄宗羲全集》第十一册P,浙江古籍出版社,年。

《黄宗羲著作汇考》P,台湾学生书局,年。

4.曾灿《和吴孟举种菜诗》,《六松堂集》卷九,《豫章丛书》集部十,江西教育出版社,年。

5.汪琬《次韻石门吴孟举种菜四首》《再赋种菜赠吴孟举》,《尧峰文钞》卷四十七、卷四十二,《四库全书》本。

26×37cm×27

《种菜诗册》汇聚从清初至民国的二十九位名士墨迹,时间跨越二百余年,更是有黄宗羲、黄宗炎、吕留良等著名明遗民的罕见墨迹,被誉为“诗化的清明上河图”。作品资讯庞大、种类丰富、人物众多,如此涉及个人主题成体系的完整性作品在国内拍卖场上极为罕见。

吴昌硕等为吴氏后人制印十九方

尺寸不一

吴氏家族用印:

1.闲鸥野鹤

2.汉廷尉吴公后裔

3.洲钱千年吴氏珍藏(田黄)

4.语溪吴氏

5.晚宜轩(边款:汉印免作“免”分从之,己酉(年)九月,仓石。)

6.汉廷尉吴公后裔(边款:癸未(3)七月,安吉吴俊刻于削觚庐。)

7.州钱吴氏珍藏(朱文,边款:芗岩宗兄正篆。壬辰()处暑节,昌硕。)

8.州钱吴氏珍藏(白文,边款:辛巳二月朔日客申江作,震志。)

9.吴景行(边款:庚辰夏月,虞山子鹤刻。)

吴炳元用印:

10.芗砚一号香严

11.芗研翰墨

12.石门吴炳元印

吴芷芳用印:

13.吴芷芳印

14.吴芷芳(边款:芷芳吾师正之,泽耀赠。丙戌七月,天新。)

15.芷芳(边款:1.伯谦拟秦铸,丙寅五月。2.白厂为芷芳先生仿汉。丁亥冬。)

16.阿芳(边款:1.甲申七月,师法在封泥汉专,觉初。2.梅石拟吉罗居士为香岩兄属,癸未十月二日。)

17.吴芷芳(边款:1.拟汉凿印,觉初。2.翁大年为小安先生作。)

18.履仁(边款:癸丑秋九月。)(田黄)

19.吴芷芳(边款:寿君仿汉印,觉初刻。)(田黄)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此拍品于6月5日“大美——古代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上拍)

〖《石渠宝笈》著录余省《鱼藻图》〗

余省鱼藻图

手卷设色宣德笺本年作

28.5×.8cm约4.1平尺

钤印:余、省

藏印: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古稀天子、静宜园、乾隆鉴赏、瀛堧阁鉴藏章

题识:余省恭绘。

题签:清余鲁亭鱼藻图。乙巳年(年)六月,庄严。钤印:酒后

乾隆御题:菁藻琳池缛,连行戏众鱼。至清安用彼,知乐亦欣余。癸酉御题。钤印:齐物、轻吟寄遐

著录:

1.《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七)》P,上海书店出版社,年。

2.《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八P25,见《御制诗文全集》第三册P,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

3.《清宫内务府活计档案》乾隆六年六月二十七日条目。

4.《国朝院画录》卷二,见《历代书画辑录》第一册P,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年8月。

5.《历代著录画目》P93,福开森编,台北,年(人民美术出版社于年亦出版此书,本条目据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第二次印刷本)。

说明:

此作品在保税状态,成交后需在香港提取,更多详情请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RMB:22,,-28,,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鱼藻图》局部

此次华艺国际(北京)春拍古代书画夜场亮点颇多,以《石渠宝笈》著录之重宝——余省《鱼藻图》领衔古代书画。

本幅为宣德笺本,设色,绘游鱼九种于藻荇之中,杂以虾蚌蟾蜍。作品深得画鱼要领,图绘群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弋、追逐、觅食,各尽其性,栩栩如生。水草随波晃动,落英飘落,浮萍点点,勃勃生意毕现纸上。全画纯以没骨法绘成,而不见勾勒之笔,游鱼种类多样,间作一虾或青蛙,点缀其间,更滋生趣。

《鱼藻图》局部

《鱼藻图》上有乾隆帝御题“菁藻琳池缛,连行戏众鱼。至清安用彼,知乐亦欣余。”乾隆题诗与画意相宜,参以庄子“鱼乐”之暗喻。无论从人文内涵,还是表现技法上看,此画皆体现出余氏深厚的功力,反映了乾隆皇帝与宫廷画家对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理解与阐释。

此幅余省奉敕所作的《鱼藻图》,著录于乾隆朝所编《石渠宝笈续编》,钤盖有完整的乾隆鉴藏书画八玺,即卷幅前部的“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和卷幅后部的“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静宜园”,另钤有“古稀天子”印。

《鱼藻图》虽历经近三百年流传,卷幅内部仍基本保存清宫旧貌,画面神采依旧,品相完好,是余省绘画中的精品佳作,殊堪珍宝。

《鱼藻图》鉴藏印与乾隆印谱对照

〖天禄琳琅旧藏〗

鲍彪(宋)校注

天禄琳琅旧藏战国策存二卷

1函2册?黄麻纸?线装

22.6×14.4cm

钤印:

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琳琅、天禄继鉴、明浙江都指挥万表民望书籍、凤阳万氏忠节世家记、汪继美印、就李爱荆汪继美珍藏、爱荆所藏、筠居子、荆筠山人、于怀、莲客读本、归公、康生、戊戌人、邓拓、邓拓珍藏

说明:

此书为清宫天禄琳琅旧藏,存卷三第二十五页至末(第一至二十四页藏上图)、卷五全卷共两册。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左右双边,双顺鱼尾。蓝绫面、黄绫书签,题“国策”,黄麻纸刷印。卷端题“战国策楚卷第几”,隔行下题“缙云鲍彪校注”。每册均钤天禄继鉴诸玺,前后副叶用罗纹纸钤“中三玺”。

《战国策》记载的是从战国初年到秦灭六国的这段先秦诸国史事,最早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但是,到宋代曾巩曾为之订补。后南宋鲍彪作注之外,还对全书的编次作了较大的变动,按国别定为十卷。《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四宋版史部著录,考钤印可知,此本“明浙江都指挥万表民望书籍”“荆筠山人”“汪继美印”等均与《后编》著录印章相合,经万表(明正德)、汪继美(与项元汴同时)、天禄琳琅、于怀、康生、邓拓等递藏。“文革”期间,中央成立古书文物清理小组,吴希贤先生自中国书店调任至此,曾经眼这两册书,著录于《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天禄遗珍,天佑神护,历经古今名家递藏,堪称善本典籍之上品,洵可宝也。

万表(-),字民望,号鹿园,鄞县人。正德时武进士,官都督,同知佥书南京中军都督府。明代抗倭名将,好读书,通经典,与罗洪先、王畿等往来,扬阳明学说,为浙中王门中坚之一,学者称鹿园先生。著《玩鹿亭稿》等。

汪继美(?-),字世贤,号爱荆、荆筠,浙江嘉兴人。家有凝霞阁,常于其间举办书画雅集。富收藏,与项元汴为友。其子汪砢玉著有《珊瑚网》。

著录:

1.《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四宋版史部。

2.《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赏溥杰书画目录》(八月初六日),清室善后委员会刊行,年。

3.《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收到书画目录》(十一月二十三日),清室善后委员会刊行,年。

4.《故宫已佚古籍书画目录四种》,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年。

5.《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号。

6.吴希贤辑汇《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宋元版本P39,中国书店,年。

RMB:12,,-18,,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清乾隆九年(),高宗谕令内廷翰林检阅内府善本,择其宋、元、明之精善者别于昭仁殿设架庋藏,并御笔题额“天禄琳琅”。“天禄”取汉代宫中藏书天禄阁之故事,“琳琅”则寓意内府藏书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天禄琳琅作为清代皇室典藏珍籍的代称,也是乾隆皇帝藏书的菁华,无论其版本价值,还是装帧艺术都代表有清一代最高的标准,故而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极大。天禄琳琅旧藏《战国策》存二卷,经明万表、汪继美、清宫、于怀、康生、邓拓等递藏。出落宫廷、重加装饰、钤印五玺、收入天禄,早已摆脱了自身的物理材质与价值,形成了一种财富与权力的表征,是一种文化与艺术集成的大美之作。

〖宋画专题〗

陈寅恪先生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画既是中国丹青史上的最高峰,更是全球顶级收藏的衡量标准。宋画既精且稀,存世量不过两千件,其中绝大部分归于馆藏,重要程度足以见之。华艺国际北京春拍集结数帧宋画精彩呈现,实属弥足珍贵。

佚名(南宋)寻梅访友图

镜片设色绢本

24×24.5cm约0.5平尺

藏印:子京、项墨林父秘笈之印、吴廷、真赏、信公珍赏、公、会侯珍藏

说明:

本作品曾经项元汴、吴廷、耿昭忠、耿嘉祚等鉴藏。

1.项元汴(9-),字子京,号墨林,室名天籁阁,浙江嘉兴人。家富饶,精鉴赏,收藏之富,甲于江南。工山水、花卉及诗文书法,为明代著名收藏家。在中国书画鉴藏史上,项元汴及其天籁阁的地位极其重要,他以雄厚的赀力及独到的眼光所建立起来的收藏帝国令人叹为观止。

2.吴廷(16-17世纪),一名国廷,字用卿,安徽歙县人。精鉴定,善书,与董其昌、陈继儒友善。收藏甚富。黄宾虹等所纂《歙县志》称:“清大内所藏书画,其尤佳者,半为廷旧藏,有其印识。”王羲之《胡母帖》《行穰帖》,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等名迹皆曾为吴廷珍藏。

3.耿昭忠(-),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耿继茂次子,兄耿精忠,弟耿聚忠。由多罗额驸晋太子太保。谥勤僖。擅文章,工艺事,善鉴别。旁及书法、绘事、琴、弈、箫、筑、医、筮、蒲博之类,往往精诣。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其上每有耿氏藏印。

4.耿嘉祚(17-18世纪),字会侯,号漱六主人。耿昭忠之子,耿昭忠所藏后为耿嘉祚继承,父子二人收藏名迹极富,后多流入内府。

RMB:7,,-9,,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寻梅访友图》是一幅典型的南宋宫廷画家夏圭的风格画作,画面简洁洗练,留白较多,保持对角线的平衡,虚实对比强烈。墨色苍润,灵动鲜活,以简括的用笔,淡雅的墨色,营造出一幅清净旷远的湖光山色。

画作构图为典型的半边取势,用笔严谨,设色工细。右部是一棵挺拔的垂柳,其中柳条袅依,亦代表此时季节为初春。柳树旁另有一棵梅树,梅花正含苞待放。前面是一座木桥,有一雅士正骑在马背上徐徐前行,间回首与后面的随行低语。前面有一仆人带路,后有仆人二个,一个背箧,一个挑担,紧紧跟随,四人正欲过桥,人物虽着墨不多,但非常形象,活灵活现。

此幅《寻梅访友图》流传有序,有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的收藏印两方:“子京”葫芦印和“项墨林父秘笈之印”。左下角有明代吴廷的收藏印,可惜已不全。另有耿昭忠鉴藏印三方:“真赏”、“信公珍赏”、“公”,其子耿嘉祚鉴藏印“会侯珍藏”一方。

佚名(南宋)高士临眺

团扇设色绢本

D:26.5cm

藏印:真赏、信公珍赏、公、会侯珍藏

说明:

本作品曾经耿昭忠、耿嘉祚鉴藏。

1.耿昭忠(-),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耿继茂次子,兄耿精忠,弟耿聚忠。由多罗额驸晋太子太保。谥勤僖。擅文章,工艺事,善鉴别。旁及书法、绘事、琴、弈、箫、筑、医、筮、蒲博之类,往往精诣。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其上每有耿氏藏印。

2.耿嘉祚(17-18世纪),字会侯,号漱六主人。耿昭忠之子,耿昭忠所藏后为耿嘉祚继承,父子二人收藏名迹极富,后多流入内府。

出版:

1.《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P24,松美术馆,年。

2.《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展览明信片,松美术馆,年。

展览:

“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松美术馆,年4月28日—7月29日。

RMB:6,,-9,,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南宋佚名《高士临眺》同为耿昭忠、耿嘉祚父子旧藏,上有其父子印4方。此幅《高士临眺图》为典型的马远风格的画作。左下角为画面的主题,崖下有亭台数间,掩映在劲挺的松树之下,屋内有一高士正临窗远眺,目光所及,似乎是望向画面之外,惹人遐想。高士身后还有一位仕女,似乎手举一物。亭前有远堤曲回,水波不惊,水流花开,春意盎然。

佚名(南宋)牧牛图

团扇设色绢本

D:26.5cm

藏印:山阳赵文美书画印、真赏、信公珍赏、公、会侯珍赏

说明:

本作品曾经赵文美、耿昭忠、耿嘉祚等鉴藏。

1.耿昭忠(-),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耿继茂次子,兄耿精忠,弟耿聚忠。由多罗额驸晋太子太保。谥勤僖。擅文章,工艺事,善鉴别。旁及书法、绘事、琴、弈、箫、筑、医、筮、蒲博之类,往往精诣。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其上每有耿氏藏印。

2.耿嘉祚(17-18世纪),字会侯,号漱六主人。耿昭忠之子,耿昭忠所藏后为耿嘉祚继承,父子二人收藏名迹极富,后多流入内府。

3.赵文美应系明朝淮扬人,好古玩,喜书画,沈周与之相交甚密,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的《春山叠嶂图》《溪山晚照图》等相赠,并为赵文美藏倪瓒《松亭山色》题跋。具体身份还有待详考。

RMB:3,,-5,,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南宋佚名《牧牛图》经赵文美、耿昭忠、耿嘉祚等鉴藏。此画是一幅典型的南宋田园风俗画,采用了宋人一边一角的典型画法,左半部绘一棵粗壮的高树,树根裸露于地面,但给人入地极深的感觉。

佚名(南宋)江中垂钓图

镜片设色绢本

22.5×25cm约0.5平尺

藏印:云西、真赏、信公珍赏、公、会侯珍藏、耿嘉祚印

说明:

本作品曾经耿昭忠、耿嘉祚鉴藏。

1.耿昭忠(-),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耿继茂次子,兄耿精忠,弟耿聚忠。由多罗额驸晋太子太保。谥勤僖。擅文章,工艺事,善鉴别。旁及书法、绘事、琴、弈、箫、筑、医、筮、蒲博之类,往往精诣。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其上每有耿氏藏印。

2.耿嘉祚(17-18世纪),字会侯,号漱六主人。耿昭忠之子,耿昭忠所藏后为耿嘉祚继承,父子二人收藏名迹极富,后多流入内府。

RMB:,-1,,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南宋佚名《江中垂钓图》上有耿昭忠、耿嘉祚鉴藏印,父子二人收藏名迹极富,后多流入内府。

此幅《江中垂钓图》为绢本镜心,构图为一河两岸式,图中远处为郁郁葱葱的的矮山坡,树木高低错落,多以墨笔勾轮廓,再辅以颜色。画作虽着墨不多,但用笔松快,设色雅致,画面简而不繁,颇有古人诗中所表现的意境: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雨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季友直荷塘纳凉

镜片设色绢本

27×26cm约0.6平尺

藏印:朱之赤鉴赏、一卿父

题识:季友直。

题签:季友直荷塘纳凉。

RMB:3,,-5,,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季友直生平不详,从史料分析,应是常跟随范成大左右的一名画工。此幅《荷塘纳凉》整体构图与马远《荷塘按乐》、宋人《荷塘鸂鶒》近似,极富生活气息。

画面共绘有高士五人,坐于湖边,或静坐,或挥扇,或回眸。眼光所及,右边的荷叶池里有一人正在摘采荷叶,池水齐腰,工人光着膀子,正全力采摘。画面的下端有一位童子,他坐于小船之上也在采荷叶,意态幽闲,与前者形成形象对比。

刘绍祖松鼠得瓜

镜片设色绢本

20.5×22cm约0.4平尺

藏印:怡亲王宝、江邨秘藏

题签:宋刘绍祖松鼠得瓜神品。

说明:本拍品曾经高士奇、允祥等鉴藏。

1.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浙江平湖人。康熙十年(年)入国子监,试后留翰林院办事供奉内廷,官至礼部侍郎。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收藏名迹与孙承泽相埒,有《江邨消夏录》。

2.允祥(-)康熙帝十三子。康熙六十一年()清世宗(雍正皇帝)即位,封为怡亲王。雍正元年()命总理户部;三年奉旨总理京畿水利;七年命办理西北两路军机。有藏书楼乐善堂,收藏量丰质精。

RMB:2,,-3,,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此画右上角有题签:“宋刘绍祖松鼠得瓜。神品。”此画《松鼠得瓜》,观其材料与画意,应为宋人所作。

画面绘一只松鼠小心翼翼地趴于西瓜之上,正欲偷食西瓜,松鼠蜷身而卧,尾巴斜翘,描绘的极其生动。松鼠的毛发特别细腻,层次分明,以墨点点缀,松鼠的眼睛正专注于咬开的西瓜,能看到里面的瓜仁。旁边的瓜叶已经开裂,画家以赭石加墨来表现发蔫的感觉,特别形象,可见描绘之细致。

此幅《松鼠得瓜》钤盖有两方朱文藏印“江村秘藏”“怡亲王宝”。“江村秘藏”的主人即历任翰林院侍讲、侍读、侍读学士、《大清一统志》副总裁官、詹事府少詹事的高士奇。“怡亲王宝”为允祥藏印,允祥(-)的藏书之所曰乐善堂,其收藏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属上乘。

佚名(宋)舞乐图

团扇设色绢本

26×28.5cm约0.7平尺

藏印:宋荦审定、王崇烈宜观堂书印

说明:

本拍品曾经宋荦、王崇烈等鉴藏。

1.宋荦(-3),字牧仲,号漫堂,归德府(今河南)人。清代诗人、画家、政治家。“后雪苑六子”之一。宋荦笃学博闻,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收藏之富,不惟冠绝一时”。其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文士多与之交游。并与朱彝尊、施闰章等人同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

2.王崇烈(-9)字汉辅,山东福山人,王懿荣次子。清光绪二十年()举人。历任军机处存记补用道,清史馆协修。

RMB:1,,-2,,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此幅《舞乐图》为团扇界画,整个画面构图繁复,场面宏大,但具体的局部皆精细入微,即使与宋代名家所绘界画相比也毫不逊色。

最引人注目是画面中右部的宫殿,设色极为典雅,最前面是舞动的仕女,虽然尺寸很小,但动作却极为准确,旁边有吹奏箜篌和长笛的仕女,一起组成画面中的重心。建筑与旁边的柳树、太湖石都刻画极精,浑然一体,赏心悦目。

马麟双株竞秀

团扇设色绢本

25.5×26cm约0.6平尺

题识:马麟。

说明:画心钤(传)祥哥剌吉“皇姐图书”、(传)张丑“张氏鉴藏”及(传)乔篑成“乔氏真赏”鉴藏印,皆略漫漶难辨。

RMB:1,,-1,,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此幅《双株竞秀》为马麟所作。马麟为马远之子,画承家学,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

《双株竞秀》表现出了花冠的不同姿态,既有含苞待放,也有烂漫盛开,尤其花冠的设色非常雅致,精细入微;花瓣摇曳生姿,任意舒展,使画面构图看起来尤为丰富。

此幅画心钤乔篑成“乔氏真赏”、祥哥剌吉“皇姊图书”、张丑“张氏鉴藏”鉴藏印。乔篑成是宋末元初收藏大家,与周密、赵孟頫、鲜于枢等人皆有交游。祥哥剌吉即元代大长公主,收藏有历代珍贵书画。张丑为晚明鉴藏大家,编有《清河书画舫》。此画之流传有序,于此可见。

〖郑板桥《竹石图》〗

郑板桥竹石图

立轴水墨纸本年作

×.5cm约15.9平尺

钤印:郑板桥、乾隆东封书画史

藏印:邓拓珍藏、苏画庐

题识:

客舍新晴,晨起看竹,露浮叶上,日在梢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运笔,又是一格,其实手中之竹,又不是意中之竹也。步步变相,莫可端倪,其天机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独画云乎哉?乾隆丙子板桥郑燮画并题。

说明:

邓拓旧藏。邓拓(2-),学名子健,又名季立,改名云特,福州人。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主编,晋察冀新华分社社长,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年主持编印《毛泽东选集》。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中国社科院社科学部委员,北京市委文教书记,兼华北局书记处书记,主编《前线》。

出版:

1.《中国画家丛书?郑板桥》图2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2.《郑板桥书画集(第一集)》P59,人民美术出版社,年2月。

3.《郑板桥书画编年图目(上)》P81,人民美术出版社,年6月。

著录:1.《郑板桥全集》P,齐鲁书社,年6月。

2.《扬州八怪现存画目》P,江苏美术出版社,年6月。

3.《郑板桥年谱》P,山东美术出版社,年12月。

4.《扬州八怪书画年表》P,江苏美术出版社,年12月。

5.《扬州八怪年谱(下)》P,江苏美术出版社,年5月。

6.《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郑板桥》P,吉林美术出版社,年5月。

7.《郑板桥年谱》P,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年7月。

8.《郑板桥全集(增补本)第一册》P,卷——“题画一”编者注(二),凤凰(原江苏古籍)出版社,年8月。

9.《郑板桥年谱编释》P,辽宁美术出版社,年1月。

RMB:10,,-15,,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此《竹石图》创作于乾隆二十一年(),板桥年六十四。是他辞官二到扬州、重过“二十年前旧板桥”卖画生活期间的作品。此时的“扬州八怪”已谢世殆半,晚年的板桥在扬州诗文雅集,以画会友,度过了他最后的艺术生涯。

本幅写湖石一尊,疏篁数枝,布局疏朗,清气袭人,实属精诚之作。画中湖石独立于后,以直纵硬朗的笔锋勾勒,石上稍以横皴侧扫,不事渲染,“石不点苔”,而“秉得坚刚性”,取苏轼丑石之态,熔铸成郑家之石,尽写石势之巉峻,骨气毕现。

几竿修竹立于石前,恰如天成,呈自然之趣。竹竿细到极致而不弱,秀劲拔俗,富有弹性,如抽碧玉,如削青琅玕,清癯雅脱;低竹瘦叶乃写以淡墨黄体瘦笔;视觉中心之肥叶则以浓墨苏体肥锋描绘,二者相见错落,可谓“适其天,全其性”。

此图系邓拓先生旧藏,画面下方钤有“邓拓珍藏”“苏画庐”二枚朱文方印。青花瓷轴头,上有“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标签,当系落实政策后抄家退赔之作。竹石是郑板桥最为后人称道的绝活,也是最能体现其艺术水平的绘画题材。此幅《竹石图》尺幅巨大,品相完好,集书、画、画论于一身,实为板桥晚年精品之作。

〖乾隆、嘉庆御制唐卡〗

华艺国际(北京)春拍上拍的二幅中正殿乾隆时期御制罗古罗尊者和嘉庆四年御制无量寿佛兼具有宗教性与艺术性,对世人了解和研究乾嘉时期清宫唐卡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绘制工艺的传承和流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二者于颜料和装潢的选材尽皆精贵,品相上乘,宫廷御用,皇气十足,福瑞无边。

华艺国际(北京)春拍重要佛教艺术作品

清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一日

钦命中正殿绘罗古罗尊者像

镜框布本设色年作

裱边:.5×68.1cm约7.5平尺

画像:82.5×56cm约4.2平尺

题字:27.5×57.5cm约1.4平尺

题识: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初一日,钦命中正殿画佛喇嘛绘画供奉利益画像半托迦尊者,番称拉穆丹,清称朱浑图瓦布哷阿克敦雅绷阿,蒙古称穆乌哷珠固鲁克齐阿辉施图根。

来源:法国L.上校旧藏。

L.上校于0年任AOF(法属西非)电台部门主管,他于年至年任职于中国。他对中国古典艺术佛教,玉器,书画有着极深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他在中国任职期间,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古董,并在离任后将他的收藏带回了法国。

RMB:3,,-5,,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这幅唐卡代表了清乾隆时期晚期中正殿画佛处唐卡绘画的主要特点,同时又融合了以丁观鹏、姚文瀚为代表的宫廷画师独创的罗汉新样,学习和引进了西藏噶玛嘎智画派的特点,其装裱保存了宫廷罗汉画的原状和用料,奢华而低调,虽是晚期宫廷之作,但充满了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失为一幅精品之作。

清嘉庆四年六月初一日

钦命中正殿绘无量寿佛像

镜框布本设色年作

裱边:×68.8cm约7.6平尺

画心:85.5×56.5cm约4.3平尺

题字:25.7×55.5cm约1.3平尺

题识:嘉庆四年六月初一日,钦命中正殿画佛喇嘛绘画供奉利益画像无量寿佛,番称策巴克墨忒,清称莫浑阿库扎拉丰阿拂齐希,蒙古称察克拉什乌格依那苏图布哷汉。

来源:法国L.上校旧藏。

L.上校于0年任AOF(法属西非)电台部门主管,他于年至年任职于中国。他对中国古典艺术佛教,玉器,书画有着极深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他在中国任职期间,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古董,并在离任后将他的收藏带回了法国。

RMB:3,,-5,,

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拍品

这是一幅以极乐世界和无量寿佛曼荼罗为主题的唐卡。画面正中为无量寿佛,红色身,菩萨装束,头戴五佛冠,发髻高挽,饰珠宝,帔帛飘扬,绕身而走,垂落座面,戴金色项链、臂钏、手镯、足镯等为装饰,绿色金边嵌珠石头光,后倚大背屏。背屏上方正中为金翅鸟降伏双龙,两侧各一只摩竭鱼立于栏楯之上,长鼻向天卷曲,两侧由上往下依次出现骑羊、童子托栏楯、蓝狮和白象,各立于莲台上,互相支撑这,均是印度笈多时期以来,六拏具的变化,以象征其无边的福报。

据考察,此幅唐卡正好为故宫藏品系列中的一幅,显系从清宫佛堂流出。此件唐卡反映了嘉庆朝中正殿唐卡的绘画风格和水平、宫廷唐卡装裱的原貌,尤其难得的是,白绫签仍保存完整,可算是清宫唐卡晚期绘画的珍贵遗存。

清嘉庆四年六月初一日钦命中正殿绘无量寿佛像局部

大美——古代书画珍品之夜

预展时间

5月31日-6月3日

预展地点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1-3层

拍卖时间

6月5日20:00

拍卖地点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三楼A厅

新昊和他的朋友们

长按查看过往案例

公关

展览

文保修复

水墨动画

大海航行艺术公关?出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dielana.com/hljz/7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