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6岁的刘南(化名)至今还没有拥有过一份正式的工作,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这辈子也不用上下班。而这个看起来很美好却又似乎有些不太现实的计划,他大学时就已经早早地开始实践。先是玩摄影,他靠出色的个人技能换取劳动所得;接着是开民宿,他凭借着对资源利用的敏感嗅觉进行了一次经营实践;如今他开始涉足兰花买卖,将一盆兰花卖出2.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在探索这一小众圈子独特的商业玩法和文化底蕴的同时,他也似乎离自己“自由职业者”的人生梦想越来越近……名校毕业他靠拍照在北京落脚年,在18岁生日的前一个月,刘南从家乡大理来到北京一所顶尖高校入学,那时他最感兴趣的事情并不是种兰花,而是摄影。“在高中时候就觉得拿着单反拍照很酷,后来读了新闻学院,就‘名正言顺’地找家里人要钱买了一台单反。当时在我的室友同学都忙着打游戏搞社交的时候,我就一直在研究摄影。在网上看各种各样的图,学怎么拍照,然后去实拍,也加了一些学校里的搞摄影的社团。我第一台相机买到手2个月我就用了4万次快门。”刘南这样回忆他的大学时光。刘南学摄影时拍摄的家乡大理随着摄影技术的突飞猛进,他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第一次拍照赚钱是同学介绍的,大冬天,去给几个其他学校的大学生拍了一下午,赚了块钱,回到学校吃了一份黄焖鸡米饭,真香啊。”大四毕业期间,靠着给别人拍毕业照,他为自己挣到了毕业旅行的经费,以及在北京落下脚的房租。毕业后,刘南没有立刻找工作,而是选择了考研。“我也想过做摄影记者,但一方面这份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另一方面我对摄影的兴趣已经发生改变。我的兴趣变成了研究摄影和影像背后的文化,所以我想读研,去了解这些东西。”刚开始,他没有回家乡备考,而是选择了北漂生活,在学校附近租了房,每天到学校自习,希望能保持大学时的学习状态。为了支撑起在北京的生活开销,他找了一份摄影兼职。刘南学摄影时拍的家乡大理“那时候差不多每个月收入能有个五六千块钱,大概也就去拍四五次就行,反正基本能在北京把自己养活了,”刘南说,大学时期积累的大量拍摄经验让他在这份算不上正式的工作中游刃有余。考研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第一次考研失败,转而开始申请境外留学,没想到出奇顺利,在申请后第三天就拿到了香港一所学校的硕士项目offer。放弃摄影他在老家开了间民宿在刘南拿到硕士offer等待开学的时间里,他回到了家乡云南大理。“我的家乡是很出名的旅游城市,但我们家之前甚至没有想过借着这个优势赚点钱。”他在家的那段时间,正是大理的房价涨得让人心惊肉跳的时候。尽管家里住的房子挺宽敞,但刘南的父母也在考虑再买个房子,能够更保值一些。从到年短短两年间,大理的房价几乎翻了一番,刘南的父母觉得“再不买也许就买不起了”,于是和他一起挑了一套一面朝着苍山,一面冲着洱海的5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以70余万的价格买了下来。刘南说了当时去看这房子的感受:“其实房子挺老的,比起新建成的商品房,看着又破又小,但当时去看房的时候,看到这房子窗外的景观特别好,又在大理古城比较中心的位置,我觉得这里的稀缺性应该比城外新建的小区要高很多。刘南家的民宿能望见苍山买了房,欠上了房贷,刘南的父母本来想把房子出租出去,减轻一些房贷的压力。“但我转念一想,那么小一套房子,当时在大理租出去一个月最多也就一两千块钱,我看着那个房子有那么好的景观,大理当时旅游业又很火,我就想着如果弄一个民宿,那效益是不是高多了?”于是刘南给他爸妈算了一笔账,一家人一起去做了一些调查,最终决定按刘南的意见办一间民宿。刘南自己第一次住民宿是在毕业旅行去日本的时候,比起千篇一律的酒店,民宿这种能够更近距离体验当地人生活的方式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父母的支持下,他一不做二不休,又花了20余万把房子精心装修了一番,民宿在他前往香港开学之前正式上线营业。刘南从自己家中出发民宿开业后,父母将民宿完全交给了他运营。“有点锻炼我的意思,民宿的收入也是直接归我,后来我去香港上学的时候,我就负责线上的事情,当客服啊什么的,我爸妈下班以后去打扫卫生,挺辛苦的。”他和父母一致决定不请保洁,而是自己打扫布草,“我是觉得这个住宿最重要的是体验,请人来打扫一来是要增加成本,二来更重要的是不放心其他人做卫生的细致程度。”刘南父母付出的辛苦效果显著,现在民宿留下的几十条评价,都是五星好评,客人的评价里留下最多的就是“非常干净“。刘南家的民宿还能看见大理三塔一晚元的价格,生意最好的那个月他收入过万。“差不多大半年时间,有五六万的收入,我在香港念书的生活费基本靠这个就行,如果规模再大些,会更赚钱,但风险可能也更大。”疫情期间,旅游业停滞,在整个年,他的民宿只有一万多块钱的收入。刘南撇着嘴说:“春节期间本来是旺季,本来想着能小赚一笔的,春节假期涨价涨到块钱一晚都订满了,后来不是提倡就地过年嘛,全都退单了。”刘南在香港求学时硕士毕业后,刘南又回家准备继续申请博士,同时继续打理家里的民宿,客服保洁一肩挑,但春节后云南瑞丽的疫情又将生意复苏的时间再度推迟。他有些遗憾地说:“我在家也没啥事,做做体力活,要不是生意不好,还真挺不错的,相当于打扫一下卫生就有千八百的收入。”尽管当“民宿老板”的日子总体还算清闲自在,但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今年3月时,几位客人在退房前一晚洗澡洗到一半遇到了停水,刘南给他们退了一晚房费,不停地道歉。“就是要跟各种各样的客人打交道,还有这种民用水电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他说,“不过最后客人挺体谅我的,没有给我差评。”刘南家的民宿悬挂了他拍摄的兰花照片作为装饰一盆兰花卖出两万八他想做个自由职业者刘南常常说自己在家“啃老”,吃住都跟父母在一起,民宿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民宿的收入又大多被他拿去买了兰花。他和兰花的缘分要从很多年前说起,“我小的时候有段时间炒兰花非常火爆,最夸张时一盆兰花能卖出几百万。我爸也很早就开始种兰花,还买了很多关于兰花的书放在家里学习,我那时候没事就拿那些书看,我感觉那时候我对兰花的了解已经比好多大人都深。”刘南的父亲在兰花风靡的那些年也有一些收益,“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卖了两万块钱,现金放在柜子里,我当时没见过那么多钱,时不时会去看看,印象特别深。”刘南家的兰花刘南介绍说,“玩”兰花这个现象其实很复杂,也很有趣,有几种不同的获益方式。“比如你买了一株兰花,养上一段时间,然后它发出了新苗,原来一苗变成两苗、三苗了,如果它一苗的价格没变,你是不是就赚钱了?或者,你买了一株兰花,买的时候这个品种可能不值钱,但是你养了一段时间,突然这个品种涨价了,再卖出也就有了收益?”那么什么样的兰花比较值钱?他说,春节家里买的那种大花蕙兰、蝴蝶兰属于规模化种植的商品,是杂交出的观赏花卉,是有固定定价的,而卖高价的是国兰里的新品种,比较稀缺。刘南认为,“玩”兰花的圈子里有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什么样的兰花品质好,什么样的值钱,都有一套说法。而这套标准不但有历史渊源,而且最早就是从江浙一带发源的。兰花品质的评价体系往往和中国传统儒家的一些道德标准是结合在一起的,人有人品,花也有花品,比如通常颜色都以纯色、浅色为贵,高洁,那种花里胡哨的就是下品;又比如花瓣端正、圆润的是上品,而花瓣歪歪扭扭的就是下品。刘南用兰花鲜切花装饰民宿刘南说:“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这种标准并不是一直固定的,可能一段时间火爆的是一个品种,过段时间又捧起另外一个品种,尤其是现在种养兰花变成一门生意的时候,如果掌控了这种标准的变化,就可以变成一种赚钱的方式。”“那些炒兰花的大户也有很多他们的玩法,比如他们想炒作某一种兰花,他们就会大量去采购市面上的这种兰花,同时在圈子里去传播说这种兰花怎么怎么好。”刘南认为,普通买卖兰花的小户在信息上劣势很明显,很容易被“坑”,曾经有媒体发文直指炒兰花是“骗局”,是一种“博傻游戏”,一度造成兰花市场萧条了很长时间。“这其实相当于靠他们的资源和影响力去暂时调整或者搞一套评价标准,这样会造成市场供给的不足和需求的上升,这时候这个品种自然就涨价了。等他们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大量出货,这时候接盘的可能就是小户。而他们赚了钱,转头又开始转头去炒作其他品种了,那那些小户是不是就被割了韭菜?”刘南(右)从别的兰友手中买到心仪的兰花最近几年,兰花市场又开始复苏,不过并没有上一次那么疯狂。虽然现在很多兰花的价格在普通人看来依然是天价,但刘南觉得已经比起之前理性多了。他认为近年兰花又开始火起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新媒体的兴起,短视频等新兴内容和平台让现在的兰花市场和以前又有些区别。“一方面直播带货和网店销售扩大了兰花市场的规模,之前可能云南的莲瓣兰就是云南人在玩,江浙的春兰就是江浙人在玩,但现在江浙喜欢云南兰花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的购买力就带来了市场的动力。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信息差没有以往那么明显,而一些栽培技术等等也能够更快传播,这都是网络带来的变化。”刘南卖出两万八一株的高价兰花毕业回家以后,刘南发现了这些变化,让他对兰花重新产生了兴趣。“因为我硕士的专业是文化研究,这个专业并不是研究某种具体的文化,而是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我觉得与兰花相关的东西都让我挺感兴趣的,兰花鉴赏的标准、兰花市场的变化、新媒体的影响,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也尝试在梳理它们,也在尝试进入这个圈子体验它们。”杭州郭庄的兰展上的兰花(来源:杭州日报)今年4月,在他以元的价格在网络上卖出了家里的一盆兰花后,他又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另一个不错的品种,于是他通过后台联系了花主人,但不管他怎么软磨硬泡,对方都不肯卖给他,最后他几经周折,又找到了另一个卖家,但那个卖家坚持要当面交易。“那是一个我之前从来没去过的地方,坐完汽车坐轮渡,坐完轮渡又坐汽车,特别远。”刘南嘴上抱怨着去拜访兰花主人的路途复杂,脸上却带着得意的笑容,最终他又花了3万元买下了那个品种,“等于到手的钱还没捂热呢,又多花了两千。”刘南乘轮渡去买兰花根据他的观察和理解,兰花这个产业也能让他感受到一些其他不一样的东西,比如中国不同地域的发展程度和特点。“江浙地区是兰文化的发源地,也是现在兰文化这一块做得最好的地方,杭州就有一个我觉得特别厉害的兰展,在西湖边一个叫郭庄的地方。那里的兰展的方方面面,都能让你感受到什么是兰花的美。”刘南说。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刘南认为自己的家乡可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为首先经济相对薄弱,有可能就会把对“美”的追求放在一边,先搞钱要紧。所以这边很多人会低廉卖出野生兰花资源,同时这里也是兰花炒作最严重的地方,好在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保护野生兰花资源的法律,以后这些状况会改善很多。刘南在给兰花分苗“玩兰花”不仅为刘南增加了收入,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博士阶段继续研究的复杂社会现象。这些体验和观察也拓宽了刘南的思路:“曾经我还挺向往大城市的,想着得找个好工作,在大城市扎稳脚跟。但现在我的理想生活就是读完博士以后做个‘专业花匠’和‘业余研究者’。”回大理搞搞民宿,种种兰花,然后闲暇时间做做学术研究。这就是刘南给自己接下来的人生规划,他不太想去找个工作那样‘卷’,也不想过得太清贫。刘南说:“总之就是想自由一点,当个自由职业者吧。”现在,我们已经聚集了一批「买手」和「折扣研究员」,每天都在分享什么值得跟风~诚邀你来加入!流程很简单,扫码添加“导购浙小买”即可加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