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赏兰蝴蝶兰,并不全是你看到的样子

近年来,国内外的年宵花卉市场上,素有“兰花皇后”美誉的蝴蝶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因蝴蝶兰花朵较大,色彩艳丽,形似蝴蝶,而且花朵数量多,花期长,已经成为最受公众喜爱的观赏洋兰。截至目前,全世界通过杂交培育并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ToyalHorticultureScciety,RHS)登录和公开的蝴蝶兰品种约有3.5万种,成为兰花产业中杂交品种最多的属。

(左右滑动查看)

年,德国植物学家布卢姆博士在爪哇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约有20多只白色的蝴蝶蛰伏在一棵大树上,一动不动,走近了看,才发现原来是一朵朵美丽炫目的兰花。经研究,布卢姆对外宣布命名了一个新的属——蝴蝶兰属Phalaenopsis,并将这棵白色的兰花定为模式种,该种命名为Phalaenopsisamabilis(白蝴蝶兰)。园艺贸易上常将蝴蝶兰属缩写为“Phal.”。

蝴蝶兰的拉丁属名源于希腊语“Phalaen”(蛾)+“opsis(形似)”构成,是指花朵形似飞蛾,英文名为“Mothorchids(蛾兰)”,中国人更喜欢称之为“蝴蝶兰”,英文名为“butterflyorchid”。白蝴蝶兰的种加词“amabilis”意为“可爱”,因“ama”的音似“阿嬷”,故该种又被称为阿嬷蝴蝶兰。

阿嬷蝴蝶兰P.amabilis

后来发现,阿嬷蝴蝶兰广泛分布在热带亚洲岛屿国家,并与茉莉花、大王花一并成为了印度尼西亚的国花。

蝴蝶兰被发现并命名之后不到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先后发现并命名了许多不同种类的蝴蝶兰。根据英国植物学家马克?切斯等人的切斯兰科分类系统(),蝴蝶兰属位于树兰亚科-万代兰族-指甲兰亚族分类群之下,全世界有70个原生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澳大利亚,我国有18种。

蝴蝶兰最典型的特征为:附生,茎短,叶片2~3枚,肉质,扁平宽阔,花梗从植株基部伸出,比较长,总状花序上生多朵花,形似蝴蝶,色泽艳丽。不同种类的蝴蝶兰花朵形态、色泽等有很大的区别,相对于市场上常见的观花品种,原生种的花形态变化更大,一般要小许多,甚至十分迷你。

华西蝴蝶兰P.wilsonii

华西蝴蝶兰的花相对较小,直径约5cm,又叫小蝶兰,在花序上稀疏着生,花瓣呈匙形。种加词“wilsonii”是为了其纪念标本采集人英国植物学家ErnestHenryWilson而命名。该种为我国特有种,主要分布我国西南部,多附生在树干上或石上,根系十分发达。花期4-5月,开花时叶片已落。

小兰屿蝴蝶兰P.equestris

小兰屿蝴蝶兰,模式产地为菲律宾,在我国仅分布在台湾小兰屿岛,是一种广泛用于杂交育种的具有重要园艺价值的兰花,也是景天酸代谢(CAM)附生植物,具有典型的适应干旱或附生环境的光合代谢适应机制。年,兰科中心研究团队牵头完成了小兰屿蝴蝶兰全基因组序列图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测序和分析的兰科植物和景天酸代谢植物的全基因组,有助于解释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具有重大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Genetics公开发表。

版纳蝴蝶兰P.mannii

版纳蝴蝶兰,最早由GustavMann于年在锡金首次发现,种加词为纪念他而命名。该种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以及我国的云南,生于海拔-1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或溪边树上。第一次看到版纳蝴蝶兰,便被其黄白色的唇瓣所吸引,其“眼”“鼻”突出、“眉毛”和“胡须”极富个性,颇似太上老君或圣诞老人,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

鹿角蝴蝶兰P.cornu-cervi

与版纳蝴蝶兰有着几分神似,鹿角蝴蝶兰主要来自婆罗洲和越南,我国没有野生分布。种加词“cornu-cervi”意为“鹿角”,故拟名鹿角蝴蝶兰。树干附生兰花,花芳香,肉质,萼片与花瓣黄绿色具红褐色斑,唇瓣白色,侧裂片具紫色斑。10-11月在兰科中心开花。

麻栗坡蝴蝶兰P.malipoensis

麻栗坡蝴蝶兰,花很小,直径约1cm,唇瓣白色带橘黄色,中裂片宽三角形,先端3小裂,每年4-5月盛开。5年,兰科中心等科研团队在云南麻栗坡发现并命名,以“地名+ensis”作为物种学名的种加词,是植物命名时最常见的方式之一。麻栗坡蝴蝶兰为云南麻栗坡特有种,其清新淡雅的颜色、小巧玲珑的花瓣,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让人过目不忘。

罗氏蝴蝶兰P.lobbii

与麻栗坡蝴蝶兰花期相近,且花形相似的罗氏蝴蝶兰,花略大一点,唇瓣中裂片具2枚宽的棕色斑,肾形,先端不裂,可区分开来。

柏氏蝴蝶兰P.parishii

柏氏蝴蝶兰(新拟名)也是一种小型的附生兰,4月-5月开花,总状花序,常有分枝,唇瓣浅紫色,周边白色。花直径约2cm,主要分布在东喜马拉雅、缅甸、泰国和越南和印度。年由Rev.C.Parish发现并以其名字命名,英文名为ParishsPhalaenopsis,故将中文名命名为柏氏蝴蝶兰。

萼脊兰P.japonica

萼脊兰最典型的特征是唇瓣基部有关节。花黄绿色,侧萼片具紫色的条纹,唇瓣上有白色带紫色斑块点,散发柠檬香味。萼脊兰最早在日本发现,目前朝鲜、韩国和我国的浙江、云南等也有野生分布。《中国植物志》等文献认可萼脊兰属(Sedirea),包括萼脊兰和短茎萼脊兰2种,但最新文献已将萼脊兰属归并入蝴蝶兰属。

苍白蝴蝶兰P.pallens

苍白蝴蝶兰原产菲律宾,(新拟名),花浅绿色,中部白色,有许多红色斑点,唇瓣白色,三角状,中央有毛。种加词“pallens”意为“苍白色的”,故此命名。

湿唇兰P.parishii

湿唇兰是兰科中心扩繁数量较多的树附生兰花,茎粗壮,被宿存的叶鞘所包,萼片和花瓣黄色带暗紫色斑点,唇瓣肉质,长为萼片的一半,3裂,侧裂片小,白色。花期较长,从3月起一直持续到现在。

湿唇兰最早由Rev.C.Parish于年发现并命名为Vandaparishii,后变更为Hygrochilusparishii,但邱园的世界植物名录中将湿唇兰属全部归入蝴蝶兰属,该种变为Phalaenopsishygrochila的异名。《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原色图鉴》将之处理为湿唇兰Phalaenopsismarriottianavar.parishii。数万年来,无论人类对她的认知如何变化,她一直低调地生活在东南亚沿海岛屿和我国云南的中海拔森林中,独自花开花落。

千叶蝴蝶兰P.chibae

千叶蝴蝶兰(新拟名),年日本植物学家T.Yukawa在越南发现并命名,种加词“chiba(日本千叶市)”以纪念其所在的城市,该种英文名为ChibasPhalaenopsis,故命名为千叶蝴蝶兰。其叶片带深红紫色,花朵直径约1.2cm。为越南特有种,生于海拔-米的热带雨林中。

大尖囊蝴蝶兰P.deliciosa

大尖囊蝴蝶兰,在热带亚洲很多国家有分布,我国仅见于海南。花朵很小,直径仅约1.5cm,萼片和花瓣浅白色带淡紫色斑纹。6月初在兰科中心开花。

羽唇蝴蝶兰P.difformis

看到羽唇蝴蝶兰的第一眼,怎么也没想到将她与蝴蝶兰挂上钩,因为花朵太迷你了,直径只有0.8cm,而且唇瓣中裂片羽状分裂,与常见的蝴蝶兰形态相差很大,倒是与隔距兰有几分神似。年Wall.和Lindl.发现时将之放在羽唇兰属,命名为Ornithochilesfuscus,后来属名和种加词发生了多次变更,目前中国植物志和FOC中,依旧列为羽唇兰Ornithochilusdifformis。但Chase等()将之归并入蝴蝶兰属,《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原色图鉴》以及邱园的世界植物名录等文献中已广泛接受。每年6-7月开花。根据检索表,唇瓣基部向后延申形成距,在距口前端有1个带茸毛的盖,由于花太小,通过精细解剖可以观察到。

为增强蝴蝶兰花的观赏性,越来越多的观花品种正在不断选育和公布。年底,兰科中心结合兰花种质研究,成功培育小花型的蝴蝶兰新品种“品香”,并通过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蝴蝶兰新品种:“品香”之美

兰科中心兰花种质科技创新成果之一

兰科中心蝴蝶兰属新品种:品香

原生品种虽然花朵较小,却是培育新品种的最佳母本,不少明星品种都是依据优良母本而进一步改良而来的,因而原生种资源尤为宝贵。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兰科中心保存并繁育的千余种兰花在专业人员的精心养护下正在陆续绽放。为让大众更了解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dielana.com/hlyh/7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