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蝴蝶兰常用栽培基质:水苔、树皮、椰壳类和藓类泥炭基质早期蝴蝶兰栽培采用蕨根、蛇木,后来均因来源稀少,价格昂贵,以致在大规模商业栽培中不被采用。当今蝴蝶兰商业栽培中主要采用水苔,树皮,藓类泥炭,椰壳类基质。水苔为苔藓植物,属水苔科,水苔属。东亚地区的蝴蝶兰生产中多采用水苔作为基质,并做了相关的科学研究。水苔具有独特的显微结构和优良的理化性能:茎表皮及叶片均由中空的细胞构成,其单层细胞呈网状分布,细胞死亡后,能贮藏大量的水分,木质化的圈状细胞形成空腔维持其原本形态,使得水草当作基质时通气性和保水性良好。阳离子交换量高,保肥性能良好,pH值介于3.56-4.78之间,EC值在0.1-0.2左右,柔软耐压,便于销售前的组盆。金鑂曾报道,水苔较其它基质释放出更多的离子,且用水苔栽培较其它处理长势好,作者进一步推测,这一结果可能是不同基质间离子释放的差异造成的。随着对水苔研究的深入和生产经验的积累,发现水苔并非完美的蝴蝶兰栽培基质。水苔紧实度不一致,造成后期水肥供应的差异,成品质量参差。窪田曾报道,随着水苔紧实度增加,持水量逐渐增大,而通气性逐渐降低。通气性不佳,不利于根部生长发育,在温带地区使用时,因水分蒸发较慢,常造成积水烂根。以水苔为基础添加其它透气性强的基质,可改善植株的生长状况。耐久性差,一般一年就需要更换,而蝴蝶兰从出瓶到成品销售需2年以上,长期使用后或浇水过多,容易腐烂。来源稀少,价格昂贵,且开采过程破坏生态环境,不利蝴蝶兰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树皮为木材加工的废弃物。在美国,美国花旗松树皮和海滩红木树皮作为蝴蝶兰的栽培基质已有50多年的历史,据年所做调查,美国60%的兰花栽培者使用美国花旗松作为栽培基质。新鲜树皮具有疏水性,且含有单宁酸和酚类有机物等有害物物质,C/N较高,经自然腐熟或人为发酵后方可用于蝴蝶兰的栽培,且发酵后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通常认为单独使用树皮基质栽培兰花时,需增加氮肥的施用量,经过腐熟的树皮作为混配基质的成分时,随着其所占比例的增加,可利用养分含量、EC值升高,持水量减低,pH值不变。早期单独使用树皮栽培蝴蝶兰,但由于纯树皮持水能力差,且根系容易长到容器外,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在树皮中添加泥炭的比例并不确定,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应该根据所用基质的产地、规格、理化性质,及当地惯用的栽培管理方式,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得出适合所在地区应用的配合比例。椰壳类基质以椰子中果皮为原料加工而成,依形状和纤维长度可分为三种:椰糠,椰纤,椰壳块。随着椰壳类基质的广泛应用,对其理化性质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此类基质具有较强的保水性,适宜的排水性,适宜的CEC值,具有一定的保肥性能,经腐熟后,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但EC值高,尤其是钾、钠、钙、镁离子含量较高,未经腐熟的椰糠基质含有抑制根系生长的酚类物质,使用前要腐熟发酵并淋洗盐分。椰壳类基质根据产地不同,而理化性质不同,差异主要来源于椰壳本身和不同的加工方法。粒径大小影响椰糠基质的水气状况,随粒径增大,空气含量增加,总含水量减少,但易得含水量未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趋势。椰纤基质毛细作用较差,表层水分容易蒸发,水分分布不均,浇灌用水量和频率难于掌握。藓类泥炭即高位泥炭,造炭植物为泥炭藓,pH值3-4,EC值接近0,具有良好的保水透气性,不含养分便于栽培过程中营养液的调配。再吸湿能力差,完全干燥后不易吸收水分,通常添加珍珠岩等通气排水性更强的基质,以改善泥炭的水分特征和透气性。灌溉间隔越短,基质势越高、含水量越大、水分蒸发也越快,在相同灌溉频率下,添加珍珠岩的泥炭较纯泥炭水分蒸发慢,并指出单独使用泥炭易造成水分逆境和低氧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