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版纳二十三

邂逅版纳(23)

石斛兰

李人毅

作者自述·父亲之花

初到版纳,南糯山上的朋友送来了两盆石斛苗,还有一捆石斛茎,有好多是带根的,说是可以栽活。

望着这被原主人用水泥改造过的院落,连一块土地也没有了,我决定在窗前为石斛建一个苗床。建苗床需要有两种原料,一是半朽的倒木,一是树皮、腐木屑和木炭锯末等。

或许山上有,我立即开始“巡山”了,这里四周都是山,还是就近吧,我跨过沟壑上的小桥走上了南山。

南山坡是一片闲置的橡胶林,拐过弯发现有几个搭棚子用的粗木桩经风雨却顽强屹立着,我挑一个高大结实的木桩晃动着,竟然被我拔了出来了,有两米多长,直径有30厘米,是硬杂木,很沉重。我扛不动就拽着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走了几步就拖不动了。

一位腰挂砍刀扛着木头的傣族老汉走了过来,我求他帮我砍下了一束藤条,只见他挽个活扣用力一拽就拴在了木头上了,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见我一脸惊异的样子,老人笑着又扛起木头走下山去了,留下我吭哧吭哧拽着木头艰难跋涉着。

实在走不动了的时候我打电话搬来了援兵,大家一齐努力,窗前有了石斛苗床的第一棵木头做围栏了。

爬南山费力我来到北洼,这里是个天然的凹坑。

坑里面有两棵百年老树,一棵朽了,人们怕朽木下落伤人,就锯掉树杈扔掉了。我找到了倒木的栖居地,发现被锯下来的枝枝杈杈七零八落地散落在山坡上,还有大量的树皮和木屑堆积在小路旁。

这是一次惊喜的发现。

我找到了石斛苗床的基木和床絮了,在一周内,开始了疯狂的搬运,除人工外也得益于摩托车、汽车等各种运输工具。

很快,我的石斛园建成了。面积扩大到从窗前右拐弯延伸到门口,当春节来临的时候,所有的石斛都栽入苗床了,包括盆养的石斛,都归位于属于自己的园地里。

海北草堂工作室第一次有了小院,小院里有了用汗水建成的石斛园。

不断有人来观赏,我获得了赞扬声,这毕竟是有着腰腿疾病的老人邂逅版纳奇迹般的建树。

是啊,应该得益于农民出身,我将才智和蛮力结合得如此完美,打造出一个新的天地。

究竟付出多少艰辛和劳苦呢?此时全以快乐、愉悦的心情给掩盖和消磨掉了。

春节来到了。

只记得我是怀着留恋的心情,离开石斛园的。

庚子之春很难回首。

再回到小院时,好多闲草都凋零了,石斛苗却顽强活下来了。再过些时日,竟然发现有的石斛穿箭了,孕育许多花蕾。

我坐在门楼的台阶上看着石斛的花开了,当陪着花儿慢慢的凋零时,又一株花蕾待放了。从暮春到了金秋,当北方雪花飘落的时候,院里的石斛花依然梯次开放着,尽显着不倦的花季,也伴着我的写生画稿的不断完善。

这是一幅历经三个月才完成的画。我画着朽木映衬着的石斛花,画着飞来的蝴蝶,画着不同颜色的三种花尽显芳华,还画着背景的藤蔓,直到冬至后才意犹未尽地停下了画笔。

这期间我又进山买来一批石斛苗载在苗床里。发现了石斛的品种多得很,能入药的石斛最佳者属于铁皮石斛,而我盆栽的阔叶粗茎的翠绿石斛属于观赏类的石斛兰。

啊,石斛兰!

此时我才知道,窗前开放的石斛花的名字叫石斛兰,是兰花大家族的一个品种。

石斛兰,也叫蝴蝶石斛,喜欢生长在树间和透气的岩石下。我国大部分分布于西南、华南、台湾等地。石斛兰的主要品种有金钗石斛、密花石斛、鼓槌石斛等。

观赏类的蝴蝶石斛也可入药,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

石斛兰由于具有秉性刚强、祥和可亲的气质,被誉为父亲之花。

父亲之花,多么亲切而又深沉的名字。

石斛兰与蝴蝶兰很近似,只是蝴蝶兰的花茎长而舒展,且花的朵数也多。当然两种兰花的花朵和花蕊还有形状等许多细微处都有所不同。而我此时就不在乎两种花之间的区别了,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在我的窗前,四季都有石斛兰花相伴着。

沉浸在没有了父亲,又亲近在与“父亲之花”日夜厮守的岁月里,该是多么幸福的时光啊。

石斛兰/李人毅绘

石斛兰/李人毅作

挥汗南山与北洼,

白蝶紫鹃映窗纱。

本是林间岩下客,

入我小园成家花。

题《石斛兰》/李人毅书

《石斛兰》局部欣赏

拖第一根朽木

建花圃

石斛兰开花了

紫色的石斛兰花

黄色的石斛兰花

李人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美术评论家

人民美术网总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dielana.com/hltz/5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