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案例汇编连载第51期北京市昌平

摘要:北京市昌平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年,通过五年多的办学实践与探索,发挥集团各成员的积极性,通过集团内部成员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了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助推了区域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集团办学之路,实现了集团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共享;互惠;联动;共赢

为落实北京市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与作用,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更好地为昌平、首都经济发展服务,建立中职与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办学体系,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于年7月成立了北京市昌平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集团成立之初,由昌平区农委、昌平区园林绿化局、昌平区旅游委、十三陵镇、流村镇、南口镇等10家政府机构,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吉利学院、北京汇佳职业学院、北京农学院等10家教育机构,北京三一重机有限公司、北汽福田、首旅集团、首发集团、中国移动、盛景苑园林绿化公司等8家驻昌企业共28家单位组成。

经过五年多区域化职教集团办学的实践与探索,集团逐步发展壮大,办学效益日益提升。目前集团成员单位已发展为51个,涵盖56个专业。集团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了与区域的共同发展。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运行机制

(一)构建校企共生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集团运行效率

昌平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了集团董事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董事会设名誉董事长若干名、董事长1名、副董事长若干名。董事会下设秘书处,设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若干名。秘书处下设办公室、校企合作部、校际合作部、教学研究部、培训服务部等5个部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专业建设和学生顶岗实习等合作项目的实施。此外,还设立汽车、航空服务、园林绿化、烹饪4个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在各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本专业的校企合作事宜。制定了《昌平职业教育集团订单教育工作制度》《昌平职业教育集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施意见》《昌平职业教育中高职合作培养实施意见》、《昌平职业教育集团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制度》《昌平职业教育集团学生实习及就业实施办法》《昌平职业教育集团“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确保了集团有效运行。

(二)政府统筹,推动集团成员对话合作

为促进集团建设,昌平区成立了职业教育领导小组,通过多元杠杆加强统筹组织,推进昌平区域内相关行业、企业、院校等单位积极成为昌平职教集团成员,促进职教集团成员积极作用的发挥。鼓励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鼓励学校在企业设立教室和实训基地。鼓励行业企业依托产业举办职业院校,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鼓励学校依托专业举办企业产业,以专业教学促进产业发展。鼓励学校之间在专业设置、课程资源、实训条件等方面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开放共享。

(三)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建立有效的对话协商机制

通过每年定期举办的集团年会,不定期组织集团成员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参与各种教学、科研与项目合作等活动。密切跟踪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dielana.com/hltz/4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