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器」的陷阱种植的灵感有时候来源于花的容器。哪怕家里有一个插花瓶空了下来,那也是每次路过花店都要驻足一会,从脑海里死劲搜刮一番,勉强掏出来一个临近的节日作为原由,买一束切花回家填满花盆,欣赏一番。是的,只要植物安稳地居住在花器里,就有一种安顿好了,回家了的安全感。春暖花开,北京的阳光十分的柔和清新,风吹拂在花盆上,带来的温度刚刚好融化了封存了整个冬天阳台的聊赖寂寞。可能是刚开始学习制作雨林缸的缘故,接触了热带植物,也被这些植物吸引,决定挑简单易种的蝴蝶兰和石斛下手。看来今年混乱的不仅是疫情下的中华大地,连我这几米阳台也是要不安宁了。除了多肉还要挤进来洋兰,我不但要翻盆弄土,还要执行严格的植物断舍离,搅起阳台上的血雨腥风。之前没有接触过洋兰,到是国兰被我养死过那么几颗。最近新购入了洋兰,算是试水种,摸索的主题就是如何在北方干燥的阳台上养好一颗热带植物。碰到的第一堵墙就是为植物选择花盆,选择什么养的花盆会影响之后使用什么植料,整个过程伤透了脑筋。之前养多肉很多年,从来都是塑料盆,强迫症如此,一顺水的小黑方,整齐码放,完全没有使用过其他花盆的经验。那为什么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