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大类方之白虎汤

石膏一斤(80g)知母六两(30g)甘草二两(10g)粳米六合(40g)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说到白虎汤,一定要说说白虎汤治疗乙型脑炎的故事。乙型脑炎是一种十分凶险的急性传染病,西医学对此也颇感棘手,年,河北省石家庄的中医用大剂白虎汤治疗乙型脑炎取得良好疗效,这个报道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这不仅仅使国内相当多的怀疑中医科学性的人改变了看法,而且,白虎汤称为以后各地治疗乙型脑炎的主要方剂。据郭氏统计国内发表的有关资料,均用白虎汤为主,或配合一般西医抢救与一般支持疗法,治疗乙型脑炎例,治愈率在80%-%之间,大大降低了公认的死亡率。白虎汤的药理实验表明,本方对内毒素所致的发热家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能显著降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其实,中医用白虎汤治疗温热病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伤寒论》中的白虎汤就是治疗热病极期的重要方剂。明代名医廖希壅善治瘟疫,处方大半出手于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中间,其中的生石膏用量常在30g左右,重者一次量达g,甚有一日夜服近斤(g)。清代名医余霖的石膏用量更惊人,他是治疗瘟疫的专家,所治的治疫方清瘟败毒散,既是白虎汤加味,其中的石膏用量,大剂g至g,小剂也有24g至36g之多,效果之好,是当时目击者所折服的。现代的乙脑属于瘟疫范畴,石膏证的燥热证常出现病程中,用白虎汤治疗也在传统的经验之中。白虎汤除石膏以外,尚有知母这味药。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中医用于治疗烦躁,身热,口渴,便秘,干咳等证。张仲景常用石膏配知母治疗“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自汗出者”,或治“伤寒脉滑而厥者”,或治“伤寒脉浮滑”者。以上诸证,正是对高热,昏迷,痉厥的另一种描述。可见,以石膏,知母为主药的白虎汤证,其“热”的程度要比石膏更严重。白虎汤证如下:1:大量出汗,伴高热或恶热;2:渴感强烈,烦躁;3:脉浮滑或洪大而数,口干舌燥。---以高热为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疾患多见白虎汤证。临床报道除乙型脑炎以外,本方尚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有报道用本方治疗例,其中休克及肾衰者10例,死亡仅1例,治疗组以发热下降幅度及全身中毒症状(特别是精神症状)的改善为优,40°c以上我患者2天内有91.5%降至正常。类似的报道尚有很多,用药大体是白虎汤加金银花,连翘,丹参,大黄,白茅根等。本方证尚多见于流感高热,风湿热及原因不明的发热。有报道用本方加板蓝根,羌活治疗流感高热50例,均在2天内退热。但报道者经验,若无汗恶寒,口不干渴,尽管有高热也不可投白虎汤。对高热伴身体困重,苔腻者,本方加苍术,名苍术白虎汤。有报道用此方配合西药合霉素治疗伤寒,副伤寒例,发现此方对高热确有缓解作用,并能控制症状,对高热持续,舌红少苔,便秘者,可以与增液汤(生地,麦冬,北沙参)同用,能增强效果。江苏省名中医夏奕钧曾治疗1例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持续66天的高热,西医束手无策,改服用本方加味后5剂,体温遂降。--临床虽然无高热,但有恶热多汗,烦躁口渴等证的目疾,鼻衄,夏季皮炎,顽固性过敏性皮炎,急性口腔炎,牙周炎等也多见白虎汤证,有报道用白虎汤加黄芩,连翘,金银花治疗交感神经性眼炎4例,视神经乳头炎7例,视力均有明显提高,随访4年,疗效稳定,有介绍老中医姚氏用白虎汤治疗眼病的经验;(1)眼睛局部红肿较甚,刺激症状比较严重。(2)舌赤少津,或舌赤苔黄而燥。(3)脉滑数洪数或洪大有力。(4)身体壮实,面色红润,鼻干灼热,口唇干燥,烦渴,喜冷饮。凡具有以上脉证的多种眼疾均可使用本方。白虎汤合导赤散(生地,竹叶,木通,甘草)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例,3日内症状完全消失者占13%,7日内症状完全消失者占80%,总占有率93%,平均治愈时间为4.8天。报道以本方加沙参,竹叶,蝉衣,苦参,生地等治疗夏季皮炎40例,痊愈24例,好转16例,13例药疹也全部治愈。白虎汤所治疗病种远远不止以上这些。各种炎症,感染,代谢病,过敏性疾患,中暑,发热,头痛,齿痛,精神狂乱,食欲异常,出汗异常等场合见以上方证者,均可使用白虎汤。不过,白虎汤不宜乱用。《温病条辨论》指出白虎汤的“四禁”:“若其人脉浮而细者,不可与之,脉沉者,不可与之。不渴者不可与之;汗不出者,不可与之。”“脉沉,不渴,无汗,常是麻黄证,附子证,属寒,属虚,其性质与石膏证恰恰相反,故禁用。笔者认为,鉴别白虎汤证要注意舌象和脉象,舌苔要见干燥无津,如舌苔腻或滑润,恐是他证。岳氏报道治疗1例高热泄泻,连进白虎汤2剂后病如故,仔细观察,其舌苔虽黄而不干燥,且呕恶,大便溏泄,白虎汤证尚不具备,改用葛根芩连汤而愈。另外,白虎汤证脉象要滑数有力,脉形要洪大。白虎汤需要与虚脱相鉴别,虚脱时可见大量出汗,脉形也较大,且经常出现在高热中,故容易与白虎汤证混淆。但虚脱之汗为冷汗,四肢厥冷,脉形大而空,或脉微弱,血压下降等。可以作为鉴别。若误用,会加重病情,务必注意。与桂枝汤证也需要鉴别。两方证均有汗,脉象均大而浮,但白虎汤证有身热或高热,且有严重的渴感,这些是桂枝汤证所不具备的。

目前000+人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dielana.com/hlsh/8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