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力的基础具体记录

养成具体性思考的习惯

随时意识到要具体

具体记载在职场上极为重要。因为具体就能:

1、容易理解事物的本质

2、容易传达给对方

3、让对方容易接受

4、容易锁定原因或要点

5、容易拟定因应对策或改善方案

“具体”的反义词是“抽象”,有必要刻意尽可能避免抽象式的描述。

举个例子,若要具体陈述“台风来袭日本”,就说“台风最先从高知县登陆”,而要将“我喜欢花”说得具体一点的话,应该说成“我最喜欢的是蝴蝶兰”。

请想象一下这样的场面:你和朋友聊起前些日子去的一家好吃的中国餐馆,你会怎么说?

*前一阵子去吃的那一餐很棒,店又好。

这么说是没办法让所有朋友都了解的,所谓具体描述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具体描述指的是让对方“脑海中涌现想象、眼前浮现画面、想象得到、可以理解内容、自己也身临其境”。

*点餐——中国菜——中式炒面——广东炒面

*前一阵子——上个月——三周前——某月某日星期天傍晚

*很棒——味道很好(好吃)——浓稠又带点酸味的汤汁配上酥脆的面条,风味绝佳,非常好吃。

*店——银座的中国餐馆——银座7丁目(某某饭店)

*店也很好——店里气氛佳——店里宽敞、舒适,感觉很干净,店员态度亲切,常常面带微笑。

你难道不是想告诉朋友这样的讯息吗?谈论职场问题时也是,效率差、人手不足、流程糟、商品弱、知识不足、干劲不够、沟通不充分等,我们是不是经常使用这类语义含糊的描述呢?

不更具体描述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话,讨论便不深入、也无法探究原因,甚至对解决问题找不到半点眉目。

举个例子,若要改变说法具体陈述“效率差”的话,大概会是这样的描述。

*平日下午1:00~4:00去拜访新客户时常常扑空,面谈率低到30%,导致开发新客户的效率很差。

若没有经常注意要“具体”的话,不知不觉间对事物的认知、描述便会流于笼统含糊。要充分理解“具体的意义”,并不时自问自答:“我在思考、讨论事情时是否很具体?”

此外,不擅长具体谈论事情的人似乎多半太过在意:

“一定要言之有据”,

“回答必须含包括所有原因”

其实没有必要想得太复杂:

1、理由很可能有个,但只要答出其中1个就行了

2、虽然没有确实的证据,但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3、各种作业过程可能有各种原因,但我先想到三个

4、对结果的影响也许轻微,不过这也是原因之一

5、这是首要因素,不过只解释了4成左右的过失

就像这个样子,只要实际写出或说出一个主要原因就行了,这样不就有办法谈论具体内容了吗?怀着信心,以答对一部分这样的感觉,尽可能具体陈述吧!

若时时留意要具体掌握事物的面貌,便会以务实的眼光来看事情,使得“识别力”、“分析力”提升,就结果来看,“思考力”变佳,也就是变得很会“想事情”。

“具体”是构成“笔记力”十分重要的基本要件,请根据本文的介绍,确实熟练“具体记载”。

总而言之,具体!

做做看,有具体行动便能得出具体答案。

工作中,不拼命也没关系,具体行动就是了!

特别推荐:

思学平台为希望系统学习笔记方法的朋友们独家推出了方格笔记学习与运用的课程,欢迎报名参加,详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dielana.com/hljz/9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