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大学同学偕家属一行20余人奔赴新疆。新疆美景可谓壮阔,但大开大合中不乏细腻妩媚之景,这就要好好看,用心体会了。
我们笑称,来新疆不仅要有大境界,还需一些“小心眼”。
★“诗意夫妇”爱觅小胜景同学中有对夫妇,可谓“诗意夫妇”,每至一处,他们都会在大风光外觅得令人惊喜的小胜景。天山景区内,美的不止是高远的雪山,纯净的天池,两旁形态各异的花草,含苞的怒放的,也都令人不禁驻足,“诗意夫妇”更是拿起相机拍个痛快。
先生告诉我们,他们每年在旅途中都会拍许多照片,兴致高时回家还会赋上一首小诗(膜拜之心顿起啊)。在笑他们毕业多年还有如此雅兴时,也叹服于他们对美的发现。随行的小女也和父母一起投入到了美景的寻觅中。
最有印象的是,大伙儿在戈壁地里捡石头,“诗意夫妇”捡了满满一塑料袋。先生饶有兴趣地把一个个石头摆在地上:这,像人的大脑;这,可以做笔架,这,可以装饰盆景……还说了他俩之前在外地游玩时也常带回当地的许多美石(相当怀疑这才是他们的主要旅游目的)。在他的叙述中,我在想像着他们的家,一定会因了这些石头的妙用而满室生辉。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对于美的感受和欣赏的能力一定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了。
★“园长妈妈”痴迷养花草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具备感受、欣赏以及呈现美的能力,因为它可让生活变得更优雅更具品味。有些家长通过“琴棋书画”的学习来培养孩子的美感,无可厚非,但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孩子在内心对“美”的基本认识和觉察,能让他们在细微之处感受到美,欣赏美,还可创造美。
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从“生活”入手。生活中的趣味和美感,只要你用心观察俯拾皆是,它们都可以成为培养孩子美感的绝佳素材。
从事幼教工作的林女士,孩子都喊她“园长妈妈”,最大的爱好就是养花弄草。去年七月下旬,她从呼伦贝尔大草原带回一株蝴蝶兰。因水土不服,这株蝴蝶兰年底枯竭,毫无生命迹象,但她继续精心照料着它,期间冒了点幼芽,可因天寒又枯萎了。朋友仍未丢弃它,继续精心养着,终于在今年三月中旬复活。那天,她在朋友圈无比嘚瑟地宣告了这一消息。
因为对花草的这份痴迷,让她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孩子的审美教育。她常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因为那是最好的课堂,看落日星斗,赏飞鸟游鱼,不知不觉中,孩子的美感就慢慢滋长起来了。
有这样一位身体力行于美育工作的老师,孩子们是有福气的。
★小屁孩的“长颈鹿”记忆其实,只要你走出去,不止大自然中有美景,城市中的一些创意性景观同样可以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小学毕业时,狗子和妈妈一起去台湾游玩。在台北动物园游玩时,只见远处“站立”着一只巨高的长颈鹿,其实那是一只画在烟囱上的长颈鹿(见上图)。“哇哇”地惊叹几声后,狗子和小伙伴一直在等待着“长颈鹿”头顶冒烟。很遗憾,直到离开动物园时这只“长颈鹿”还是平静地矗立着。不管怎样,这只巨型“长颈鹿”已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至今说起仍是一脸的赞。
一个本是灰冷生硬的构筑物,因为有了创意和美的意识,就成了一个可爱亲切的景观,成了孩子童年记忆中的一个亮点。
“长颈鹿”的感官反应还未结束,台北的南港地铁站又给了他们一个视觉冲击。它被称为台湾最美的地铁站,绘本作家几米的经典作品《地下铁》中的人物场景被搬至月台墙上,紫蓝的颜色背景将整个月台渲染得静寂浪漫,那些人物每天和乘客交会,骑着扫帚的女巫尤其醒目。狗子和小伙伴在他们前面做着各种怪表情(见上图),美的认知在他们这儿又多了一种方向。
★小女孩自制“微景观”朋友游女士,执著于一切精致之物:茶盏、木雕、文具……家中客厅就是一天然氧吧,满眼绿色:各类盆栽或立于墙角,或挂置墙上,一枝嫩芽斜倚杯中,横于茶几自成风景。
有段时间“微景观”颇为流行,朋友女儿旦旦自己动手DIY,以铁线蕨为主体,配枝小吊兰,还摆放了假山、小石子、小动物模型,一个“微景观”诞生了,绿意盎然且妙趣横生,而且整个过程妈妈没有任何指点。照片(如下图)发给我时,除了赞叹也明白,这份灵巧更多地源自妈妈平日雅好的浸润。
家长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必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发生作用。“诗意夫妇”对美的追求,一定也让女儿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而狗子和小伙伴前往观赏最美地铁站,正是因为妈妈们觉得它创意十足才有了此行。
相信能常体会到美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一定不会枯燥乏味,他们会更热爱生活,在困境面前也不会轻易失了信心,这不正是我们希望他们拥有的生活态度吗?
不妨做个有“小心眼”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去发现美吧!
你若喜欢,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来源、达力士卡泊三醇软膏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招聘网站运营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