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安徽省规模化农业峰会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论坛与您相约合肥!
一、认识茶粕:茶粕,茶枯是野山茶油果实榨油后剩下的渣。茶粕中含有12-18%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溶血性毒素,能使鱼的红细胞溶化,故能杀死野杂鱼类、泥鳅、螺蛳、河蚌、蛙卵、蝌蚪和一部分水生昆虫。茶皂素易溶于碱性水中,使用时加入少量石灰水,药效更佳。由于茶粕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这还是一种高效有机肥,广泛应用在农作物及果树栽种中,效果极佳。对淤泥少、底质贫瘠的池塘可起到增肥作用。使用茶粕作为清塘药物,比其它药物具有更独特的功效。茶粕广泛应用于鱼塘清塘、和稻田及高档草坪杀虫,蚯蚓、地老虎、和其它害虫。茶粕作为一种绿色药物,它能自行分解,无毒性残存,对人体无影响,使用安全。二是不杀死水草,对水草还有促长效果。三是对虾、蟹幼体无副作用,在繁育虾苗和培育幼蟹的出塘率。茶粕的质量标准如下:茶皂素含12-18%,残油2%,蛋白质12-16%,淀粉和糖类30-50%,纤维10-12%,水分12%,杂质2%。茶粕也叫茶籽饼、茶麸、茶枯,呈紫褐色颗粒,是野山茶油果实榨油后剩下的渣,是油茶籽经榨油后的渣饼,有效成分是皂角甙素,也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培育龙虾种苗和清塘时使用较为普遍。二、作用及其机理:好处多多1.清塘:茶粕中含有12-18%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溶血性毒素,能使鱼的红细胞溶化,故能杀死野杂鱼类、泥鳅、螺蛳、河蚌、蛙卵、蝌蚪和一部分水生昆虫,但对水生植物无毒杀作用。茶皂素易溶于碱性水中,使用时加入少量石灰水,药效更佳。茶粕清塘杀灭鱼类的浓度无法杀灭池中的虾、蟹类。这是因为虾,蟹体内血液透明无色,运载氧气的血细胞不呈红色(称蓝血球),茶粕清塘常用的浓度不能使其分解。所以生产上有“茶粕清塘,虾、蟹越清越多”之说。2.肥料:茶粕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清塘进水后,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是基础饵料生物的一种良好有机肥料。它也是一种高效有机肥,广泛应用在农作物及果树栽种中,效果极佳。对淤泥少、底质贫瘠的池塘可起到增肥作用。使用茶粕作为清塘药物,比其它药物具有更独特的功效。3.饵料:茶籽饼中有粗蛋白质11%~12%,脂肪5%~7%,无氮浸出物40%~45%,磷酸0.37%,每千克含有消化能8.37兆焦~10.05兆焦,其蛋白质中含有鱼类所需十几种氨基酸。4.防病治病:是鱼类出血病及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的好药物。促进小龙虾脱壳,刺激小龙虾生长;同时它还能很好地杀死附在小龙虾身上的线虫与聚缩虫,达到治疗虾病的目的。5.降亚硝酸盐:茶粕是硝化菌成长的促长素,7PPM浓度使用,可以降亚硝酸盐。这点很少人知道。三、参考用法用量:1.清塘杀野杂鱼:如每亩水面平均水深0.15米用茶粕5-15公斤,加2.5%浓度的食盐水(即40公斤淡水,1公斤食盐)浸泡2小时搅拌,全池均匀泼洒。药效7天。药效消失后才可放苗。如池中泥鳅、黄鳝较多时,用药量加倍。并早一天将全池注水0.15米浸泡,待泥鳅、黄鳝钻出后施用本品,杀灭效果较彻底。2.养殖期杀野杂鱼:在晴天池水溶氧充足时,根据池水深度,按上述比例及方法使用。3.治疗:全池泼洒7-10ppm(7-10克/吨)可治疗小龙虾的固着类纤毛虫病,丝状细菌病,丝状藻类附着病,壳吸管虫病、聚缩虫病、蓬蓬虫病等?高手使用经验分享高手使用一茶枯清塘用新鲜茶枯效果最好,如果急用的话可以用开水或热水泡。一般热水泡十二小时后就可以使用了,用冷水最好泡三天以上,茶枯饼最好砸碎后再泡。二如果急着放鱼,可以只用泡茶枯的水全塘泼,毒性消退时间短。如果不急着放鱼,则连汁带渣一起泼。但毒性消退时间长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必须试水确认安全才能放鱼,最好用小鱼苗试水二十四小时以上。三茶枯的用量应该没有定量,如果是新鲜茶枯,又砸得很碎,用桶加热水立即密封的话,每亩水深一米有五六公斤茶枯野杂鱼就都死了。这个用量与茶枯的新鲜度,粉碎细度,热水泡的方式(主要是密封得好不好),池塘水温都有关系。一般使用茶枯后一小时之内不见死鱼则应该加量。当然,如果考虑茶枯的肥水效果的话,每亩用个几十上百斤也可以。四茶枯清塘的主要缺点是对虾蟹无效,对寄生虫与细菌,病毒没有杀灭作用。优点是营养比较全面,肥水效果很好,使用后会培养出大量的浮游生物,为后面养鱼(特别是水花)节约大量饲料。清塘与前期肥水一步到位。我虾塘刚好这几天就是用茶枯清的塘,其效果很好。茶枯又名,茶麸、茶饼、茶粕等。每亩用量(平方亩)一米水深40斤,用水浸泡24小时效果更佳,但我只泡了两小时,在浸泡时经常翻动茶枯,因茶饼吃水不透。泼洒时选一天气温最高时,上午10点后,下午3点之前。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有可能缺失作者,文章为的是大家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标注作者或者删除文章。文章有用就点“在看”或者是转发到朋友圈,转发到群里,让更多的朋友一起学习,创业成功,谢谢支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