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七深入乡村走进市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深入乡村走进市场调研考察"洋兰皇后”蝴蝶兰

——19园艺李逸帆

8月20号,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李逸帆来到了肥西县上派镇兰君园艺扶贫产业园。上派镇产业园依托安徽省兰君园艺有限公司高档花卉生产基地,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61亩,2.2万平方米现代化高档智能温室,0.5万平方米单体大棚,年生产各类高中档花卉30万盆(包括蝴蝶兰、红掌凤梨、君子兰、竹芋等),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兰君园艺有限公司高档花卉生产基地是在上派镇人民政府支持下,新建的高档花卉育种和生产基地。全园区已实行无污染,零排放,环保节能为宗旨的综合型高档花卉育种和生产企业。其中,高档智能化温室平方米(分为1号棚:蝴蝶兰组培中心及中小苗培育室,2号棚:蝴蝶兰大苗驯化中心及催花室,3号棚:红掌培育室及催花室,4号棚:种苗出口培育驯化中心及母本仓)。

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蝴蝶兰除无菌组培室外全部的栽培过程。在1号棚中从无菌组培室出来后,以13个蝴蝶兰苗为单位继续放在培养基内生长称为“瓶苗”,一段时间后进行分苗,以一个单株为单位用苔藓栽培继而生长为中小苗后,转入2号棚以较低一些的温度进行催花培养。

团队成员基本了解生产繁殖流程后,对蝴蝶兰的培育和养殖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索。在大棚里,首先看到的是瓶苗,将幼苗养在瓶中培养皿上,在玻璃瓶中幼苗不易损伤,存活率提高,便于接受阳光照射,也防止细菌感染。瓶苗后便是小中苗,小中苗移植在透明塑料花盆里,进行下一步的发育,花盆中养育蝴蝶兰的不是土壤,而是一种的苔藓,它能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为种苗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环境,使后来的花卉发育的更好。

瓶苗

小中苗

最后我们的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去参观了基地里已经开花的蝴蝶兰,蝴蝶兰的品种很多,工作人员耐心的意义介绍。除了常规的品种外,工作人员还向我们介绍了基地里新研发的品种,因为是新的品种,目前还未命名,只是代码。

蝴蝶兰新品种养育

结束了蝴蝶兰基地的探访,接下来,团队成员李逸帆、方瑶、王子纯共同来到蝴蝶兰花卉市场进行市场调研。

进入花卉市场

团队成员们共同进入一家蝴蝶兰花卉店,获得老板娘的许可后,更近距离的观察了蝴蝶兰。

团队成员采访了花店的工作人员,询问关于蝴蝶兰的家庭养育问题以及市场销售情况,他表示:“蝴蝶兰很适合家庭养育,我们这里的蝴蝶兰是室内花,不要太阳直射,一个星期只要浇一次水就足够,工作太忙的话,就可以养蝴蝶兰,因此蝴蝶兰的市场空间还是较为可观”。

综合下来,蝴蝶兰市场系统完善,从育苗到交易,从基地到花店,环环相扣,让商品的运作更加通畅顺利,在将来,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更会有越来越多的蝴蝶兰品种被研发养育,市场也在拓宽,逐渐的,人们会开始对农业更加重视,农业将向着很好的方向发展。

团队成员通过与基地负责人以及花店老板的采访了解到年初疫情对蝴蝶兰的销售也产生了影响。基地负责人这样说到:“实际上过年期间是我们的旺季,过年前不少老客户就已经在我们这定了大批的蝴蝶兰正月十五用,但是由于疫情这批货根本送不出去,所以我们也只好退了定金,那批蝴蝶兰也只能作废”负责人很可惜地说到,“但是现在,市场已经恢复,政府也实施了不少惠民政策,弥补了前一段时间的损失,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还是比较安全平稳地度过了这段时间。”

据了解,作为精准扶贫产业园,基地带动贫困户情况优秀。就业扶贫和生产扶贫是扶困户脱贫之本,使扶贫具有“造血”功能,是脱贫的根本之策,该项目带动全镇户贫困户脱贫增收,每户每年可获得元的收益资金,为贫困户稳定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司现有员工36人,解决当地就业26人,帮扶特困户6户,年兰君园艺公司与上派镇积极对接拟准备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优先招聘活动,以此带动更多贫困户实现增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

责任编辑:袁欣怡

校对:肖逸

一审:胡小妹

二审:刘筱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dielana.com/hljz/4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