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疯 http://www.wxlianghong.com/
中国古代指画人物谱序
第一幅敤首(上古)
指画始祖:敤首
舜妹颗首喜丹青,
龙涎化粉调色成,
星辰鸟兽涂崖上,
俨然上古山海经。
绘宗彝,描衣冠,
无师自通超象形,
彼时尚无纸和笔,
神女妙指写心灵。
事见上古秘史、列女传丶丶说文解字:画尘等。敤首,又名嫘。《画史会要》云:“画嫘,舜妹也。画始于嫘,故曰:‘画嫘。”《汉书·古今人物表》亦有载,《列女传》盛赞嫘善画,“造化在心,别具神技”。
封面:中国历代指画人物谱
第二幅烈裔(秦)
指头画地绳墨长,
雕虎点睛惊始皇。
赵高指鹿偏说马,
烈裔一怒走咸阳。
西域骞霄国人烈裔善画,始皇元年献画来咸阳,能含丹漱地,即成魑魅诡怪辟物之象,若泼墨法。亦能以指画地线长百丈,直如绳墨,殆为指头画。又能于方寸之间,画四海五岳列国之图画,为龙凤骞翥zhù若飞,则若山水写生法。其于中国绘画影响深远。
第三幅张璪(唐代)
双管齐画松石图,
手抹绢素意更殊,
外师造化千般趣,
中得心源万法如。
(附:原题款
外师造化诗意殊,
中得心源画境出;
兴来以手抹绢素,
文通醉写松石图。)
盛唐旷古绝世画家张璪,字文通,尝以指蘸墨醉写松石图,画松名家毕宏问何以为之,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耳。可知指画于唐时已见大略。
第四幅马负图(明末清初)
梅花鹿鸣松涛吼,
海风卷云山石走;
如此精妙何所画?
神笔原是手指头。
马负图,生卒年在明万历四十二年至清康熙二十年(—),字伯河,一字希文。山东长山人。善画山水。44岁时也即顺治十一年()中举。指画《松涛鹿鸣图》作于清顺治年间即顺治十七年()即高其佩出生时。此画构图雅致,造型准确,指法细腻,墨气色彩相当精致。画右下角有“马负图指画”署款,可知是作者手指画。
第五幅吳韦(清初康雍时)
鹧鸪天?吳西席
且园当年拜西席:
长衫马袿戴瓜皮,
鼻梁斜架金丝镜,
十指尖尖染墨黑。
未开言,笑微微,
之乎者也焉哉矣,
颔首低眉细思量,
纸上蝴蝶绕花飞。
(並非明代的吳伟),号虎泉,字山带,康熙时粤人。比高其佩年长40余岁。吴韦与王秋山均善指画,和马负图为同时代人。高其佩8岁时跟他学习传统绘画,山水、人物受吴韦的影响较深。故又赞曰:
虎泉指画很传神,
落墨弹点去俗尘。
其佩潜心入此道,
开宗立派扫旧痕。
第六幅傅山(明末清初)
寒风折柳书奇字,
冷雨敲窗画竹枝,
藏山洞外多红叶,
尽是朱衣道人诗。
丹枫阁里聚会日,
正是诗友索画时,
酒狂兴来任挥洒,
十指怡神谢相知!
第七幅高其佩(雍正时清代指画开宗立派主帅)
指画悠悠多少年?史海纵横难覓源。
指艺如山哪是顶?首座高峰数且园。
弟子众多争出蓝:成穆高敬高苍岩,
世倬伦瀚甘士调,翁仁李鱓刘期侃。
又赞高其佩指画
且园笔功世已惊,授梦指画自心成;
若非高秉《指画说》,难得画史留盛名!
又赞高其佩二首
〈一〉
指画悠悠几千年?
史海纵横难覓源。
指艺如山谁登顶?
首座高峰数且园。
〈二〉
沁园春?指画宗师高其佩
指艺丹青,千载源流,万世纵横,望塞北岭南,江河湖海,西蜀江东,须眉巾帼,鱼跃蜂拥,各显神通。问侍郎,乃画从梦授,梦自心融。
恪公立派开宗,领百千弟子露峥嵘:有成穆、高敬,世倬、伦瀚,苍岩、士调,李鱓、罗清,诗酒襟怀,刻虎雕龙,巧指连心夺天功。嗟而今,捡指坛名流,尽是豪雄!
第八幅朱伦瀚(清代指画派次帅)
旷远神游象外清,
烟云怪逐指头生,
延斜横结千馀里,
泉树亭台不记名。
(右为程元章题赞)
时人评论朱伦瀚为清代指画派次帅。清帝玄烨有题朱伦瀚手指画雪梅竹二首其一:
指端写出犯寒梅,
老干单枝雪里培。
疑是江南春色晚,
红芳遍野点青苔。
此画作者诗曰:
伦瀚且园伯仲间,
乾隆题诗在上端,
程公赞誉已神远,
我寻佳句难上难。
第九幅李世倬(高其佩外甥)
舅是高官待客忙,
一幅未竟出书房,
外甥忘情续画毕,
此后代画作手枪。
老来技艺犹辣壮,
岁朝图前指花香,
乾隆御笔题诗赞,
世倬指墨史留芳。
李世倬[清](?―)字天章,一字汉章、天涛,号谷斋,又号菉园、星厓,别号十石居士、太平拙吏、伊祁山人、清在居士,奉天(今沈阳)人,一作三韩(今内蒙喀喇沁旗西南)人。高其佩(一)外甥。官至副都御史,曾任太常。其花鸟、果品各种写意,盖得舅氏之指墨而易以笔,故能自成一家。晚年指画以焦墨细擦,颇得轻重浅深之致。年逾八旬指画技法更加老辣,他曾自题《岁朝图》云:“指头蘸墨肇自少司寇且园舅氏,古无有也。余稚时效之,舅氏毎令代为之作酬应,悉莫能辨。
第十幅高凤翰(右手残左手指画)
高凤翰(年~年)胶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扬州八怪之一。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晚因病风痹,用左手作书画,又号尚左生。
仕途失意落凡尘,
落墨仍怀金石心,
虽逢大灾难糊口,
鬻画乞食见高襟。
流离困顿大半生,
更无钱财留子孙,
五十五岁右手痹,
左手勤挥见精神!
第十一幅李鱓
赞李复堂
两革一贬遭人忌,
官场滋味如浑水。
泼墨弹指出淤泥,
丹青纵横三千里。
*李鱓(年—年),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江苏扬州人,工诗文书画,“扬州八怪”之一,曾随高其佩学画。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因遭忌离职。后出任山东滕县知县,得民心,却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卖画为生。他在指画《荷花》题曰:花工原也费心栽,水养灵根露养胎,思悟此花清净相,一弹指头一如来。
第十二幅高翔
石涛门下灵光现,
弹指阁里指画仙,
画山画梅画佛像,
一介布衣度清寒。
身居陋室号西唐,
八怪群里指艺强,
晚岁右手难作画,
左手兴来几欲狂。
高翔(一),字凤岗,号西唐。生活清苦,性格孤傲,一生敬佩石涛,善画山水、花鸟,喜画疏枝梅花,扬州八怪之一,一生未仕。晚年右手残废,常以左手作画。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他的山水画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小景,大多写生中来。金农、汪士慎诗集上的小像,均高翔手笔,线描简练,神态逼真。著有《西唐诗钞》。
第十三幅罗聘
斗笠簑翁号两峰,
画鬼多趣无不功。
指腹指甲千般巧,
心有灵犀一点通。
罗聘(一)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遯夫、师莲老人等。祖籍安徽歙县,为金农入室弟子,一生布衣,好游历。师从高翔,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善画《鬼趣图》,借以讽世。其妻方婉仪,字白莲,亦工诗擅画梅兰竹石。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代表作有《物外风标图》(册页)、《两峰蓑笠图》《丹桂秋高图》等著有《香叶草堂集》。
第十四幅傅雯
”扬州八怪”领军人物郑板桥曾对傅雯指画有绝句云:
长作诸王座上客,
依然委巷一穷民。
年年卖画春风冷,
冻手胭脂染不匀。
今日作傅雯指画《胜果妙音图》並书六年前赋诗:
傅生秀指势自奇,
巨幅宏图坐神姿。
古佛合掌可知否?
岁月萧瑟问画师!
傅雯,字凯亭,一字紫来,别号香嶙、凯头陀。生卒年不详,奉天(今辽宁沈阳)镶红旗人。“善指头画,得高且园(即高其佩)之传,尤长于盈丈佛像。乾隆甲子,供奉内廷,寻以旗员补用。武职通世,善诙谐。诗画皆敏捷,俄顷间,可得数十幅。题识亦不作寻常语。尤好从僧游,故其得意之作,僧寮中多有之”(语见清·佚名《读画略辑》)。傅雯与“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亦有往来。
傅雯为人倔强耿直,“广颡(sǎng)阔眉,有气象。”
傅雯在京结交了不少社会名流,他是一个画坛多面手。旗人伊嵩阿曾赋《对凯头陀旧画有感》七律一首,寄托了对傅雯离京后的深切眷恋之情:
展卷犹怜古墨香,
思君颜色转苍茫。
空余指下青山老,
不见樽前白发狂。
几度云烟伤过眼,
六年风雨想连床。
头陀撩脚归何处,
定向虚无觅故乡。
第十五幅萨克达氏?介文(女)
香墨飞雨出砚台,
疑是神女影徘徊;
可怜玉指纤纤舞,
隔花蝴蝶翩翩来。
(-),姓萨克达氏,号观生阁主人。幼时喜画蝴蝶,痴情摹古山水,尽得其妙,喜欢指头画,丈余巨幅,往往运指自如,继以使气运掌,笔墨奔放恣肆。
一日,梦禅居士(瑛宝,自矜“高其佩后一人而已”)与协办大学士英和相聚,忽然酒酣兴至,梦禅挽袖作指画山水一帧。介文一见,心识默记,转回书房,挥舞起纤细的玉指,蘸着香郁的墨汁,画了起来。
第十六幅苏六朋
清代岭南指坛红,
上乘逸品数六朋。
南苏北高相伯仲,
留与后人细品评。
苏六朋(-年,一说-),享年七十岁。字枕琴,号南水村佬、南水村郎、南水渔人、南水渔郎、南水渔隐、罗浮道人、罗浮樵子、罗浮樵者、逍遥道士、溪山樵子、云裳道人等,室名枕琴庐、石亭池馆、毕竟如实轩等,名号之多,堪与傅山相伯仲。苏六朋常以“指笔兼用“,一指一笔相互配合,兼工带写,能工能意,各臻其妙。《东山报捷图》、《太白醉酒图》、《加官进爵》等被后人视为岭南画界珍品。苏六朋晚年画风有了很大突破,题材多以市井风俗画、道释、仙人及民间故事,寄寓了画家对平民大众的深切同情。画幅上多写着饶有趣味的诗句,《赶猪郎》题写道:“世间有此便宜事,牵你风流又贴钱。”在《通宝图》里,描绘了三教九流在钱眼中正是一群衣冠楚楚的倨傲官员,画家还题了一曲小令:“四字孔方兄,老儿翁,少儿童,九流三教凭他弄。公门不公,空门不空,此中便是神仙洞。臭黄铜香穿鼻孔,心黑眼睛红。害成痈yōng,气成疯,外边难进中……”评论家说,铁岭高其佩和南粤苏六朋,一南一北为中国古代指画的两座高峰。
第十七幅杜鳌
青山绿水费心裁,
诗书画印一家来。
高足弟子门下涌,
杜鳌先生亲手培。
金华画风成一派,
皆从指间细安排,
人杰有赖地毓秀,
弟子众多心灵巧,
指墨佳作上新台。
杜鳌,生卒不详,(乾隆六年即年拔贡生)婺州金华人,字海山,号一斋。据《墨香居画识》载:“工诗、善画,能以指头画山水、花卉,极精雅,画石尤妙。”杜鳌留存下来的五尺大山水指墨画,自出新意,技法娴熟,对清至民国时期在金华形成的指画艺术流派影响深远。
第十八幅罗清
山水有情手指醉,
竹石无意画图闲。
横沙雪谷真君子,
诗书自娱隐林泉。
扶桑归来游江北,
足迹印遍大江南。
远游扶桑指艺传。
京都挥墨惊名士,
双目失明犹画兰。
罗清(l—)同治、光绪时人,字雪谷,广东番禺人。擅指画。聪慧博学,品格清高,性情恬淡,以诗画自娱,足迹行遍大江南北。曾学游日本,同治九年游京师,都下名士争与往还,一时纸贵。七十五岁双目失明,仍能指头画兰。探索指画法颇负盛名。
第十九幅两个虚谷:(上)苏廷煜
(下朱怀仁)
求闲斋主赞云:
一个是明眸心雄一指禅
一个是冷眼傲世云游僧
弹指落墨别有韵,
两人经历各不同;
何以赞者无穷已,
均在画史留盛名!
(一),字文晖,号虚谷,安徽蒙城人。乾隆丁酉拔贡,历任巢县教谕、江宁府教授。享年八十五。工画梅兰菊竹,曾困于写竹,深自厌倦,逐以指戏墨,人共奇之。晚号移山愚叟,曾在北京卖画度日,颇有名气。晚年自言其指画,“如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吾以写吾竹”。他曾画《指画三友册》,常常把大拇指作为粗毛笔,食指和中指作为中毛笔,无名指和小指作细笔,用精神和气力运作画,超出了常法,尝云:所恨古人不见我,何可一日无此君;老夫留眼看他日,下有绿枝欲出林。竹有别人意,萧萧映翠岩。吟成常击节,风动水精帘。虚谷老人戏墨“一指禅”。
约相隔七、八十年之后,安徽省又出了一位虚谷(3-),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安徽歙县人。擅画花鸟、人物、山水。擅长运用枯笔逆锋作颤动的线条,似续似断,敷色清淡,韵味十足,在海派画家中独树一帜。
虚谷早年投身军营,是清湘军的武官参将,但他却同情太平天国,出家为僧,穿上禅衣,云游四方,“闲中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巧的是,也是名气很大的指画高手。出家后,他改名虚白,字虚谷,号倦鹤、紫阳山民。不茹素,不礼佛,往来于上海、苏州、扬州,:卖画为业。虚谷与当时名家吴昌硕、任伯年、胡公寿诸人交情甚好,吴昌硕曾题虚谷《佛手画轴》云:“十指参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去来兮;四阑华药谈风格,旧梦黄炉感不禁。”
作指头画,更使名声大噪。他的画风冷峭新奇,清雅鲜活,匠心独运,别具一格。传世作品有《梅花金鱼图》《松菊图》《葫芦图》《蕙兰灵芝图》《枇耙图》等。
第二十幅刘锡玲(聋道人)
撒手归来画卷扉,
逢人乞酒愿无违,
花前醉倒聋居士,
不受世间是与非(刘锡玲诗)。
(聋道人(清未四川)一刘锡玲(—),字梓谦,号聋道人,别号自闻居士。光绪时浙江人。清末画家,有作品《桂湖春燕图》传世。
第廿一幅赵铁山/常赞春
佛手仙心禪意浓,
怡神天趣韵无穷,
赋闲治学潜修道,
醉卧田园指墨工。
赵氏一门诗书画,
常家亲翁亦豪雄,
立品直须向白璧,
修德养心何不容!
赵铁山,是赵昌燮的字,也署惕山、孑然、柴翁、心隐庵主人等,民初山西太谷县人,为官一年即辞归故里,隐居田园赋闲治学,受叔祖赵济影响,精硏高其佩指画技艺,誉冠华北。铁山富有民族气节,拒不为日寇服务,一时传为佳话。
亲翁常赞春,太谷县人,亦书画名流,经史、考据、词章,造诣颇深,尤其指书画,人称”一指头禅”。赵铁山评价赞春“”亲翁才实…功夫深厚”。
第廿二幅崔步赢(清末民初临汾人)
指掌作画好功夫,
点线勾勒任自由,
虽是乡野布衣士,
时人称颂金指头。
崔步瀛,又名步云,署东山野老,鹿泉闲叟,黄鹿道人等。县志记载他活动时期在清末民初,其书画兼工,篆书颇有名声,深得“两山”(傅山、赵铁山〉真传,又一说,步云老人抗日年月犹健在。尤工手指画,人称“崔金指头”。
崔步瀛,应该是什么模样?百思难定。一日逛集市,见一卖菜老农正在凝眸看秤,面部表情滄桑中难掩昔日的儒雅,问其姓名,答曰:城东县底崔某。归家,乃以其貌拟作步瀛老先生画于纸上。
另一幅崔步赢(初稿)
本人作指画时
摄于年2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