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乐事道光御瓷选萃十竹斋北京2022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乃清朝第八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亦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其一生以俭德著称,力戒奢华之色,并毕其生如一日地坚持,在历史上实属少见。道光一朝三十年,御窑瓷器得以持续烧造,历年烧成总数约在55万件左右,道光皇帝虽一生尚简,但并不影响道光御瓷中仍有难得一见的珍品,大运瓷器、传办瓷器和督陶官贡瓷竞相争胜。诸多器皿见于清档记载,由此可界定烧造时间、窥知道光皇帝的审美要求,以及当时御瓷烧造制度的运作模式,学术价值颇高,在清代瓷器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晚清御窑瓷器的生产树立了标杆。

《陶雅》记有道光瓷器“极精之品,犹自有不可理没处。”为体味道光御瓷之非凡品格,十竹斋北京秋拍|赏心乐事-瓷玉佛像专场精心遴选十几件道光御瓷,设色尽显绚丽华美,与莹润白皙之胎釉相得益彰,视之无俗艳之感,艺术品味之高不在乾隆御瓷隽品之下,当属道光官窑之翘楚,值得鉴藏。

赏心乐事—道光御瓷选萃

清道光斗彩暗八仙折腰盘

D:20.2cm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

记录:国营文物店旧藏

此盘敞口弧腹,折腰,高圈足。盘心绘月华锦纹,四周间绘寿桃和莲花,内壁环饰道教暗八仙纹,外壁绘缠枝蝴蝶兰、鬼脸花、荷花和石竹花等花卉图案,近足处饰以如意头一周。盘内构图舒朗,外壁布局繁密,两相对照,互相衬托,愈见其构图巧妙,绘画精细,曲线柔美,施釉、填彩皆极精,其中云板以仿木纹彩绘,突显皇家官窑瓷器的至精标非。暗八仙纹由道教八仙各自所持之物组成,包括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曹国舅的阴阳板,铁拐李的葫芦,吕洞宾的宝剑,汉钟离的扇子,张果老的道情筒(或渔鼓、浮尘),何仙姑的荷花(或笊篱)。这种纹饰始于清康熙朝,继而清朝各代都有使用,并最早从乾隆时开始用于此种型制,其后清代各朝官窑均有烧造。此件色彩绚丽,画工细腻,形制规整,制作精美,为道光官窑上乘佳作,品质不下前朝。

清道光斗彩缠枝花卉碗一对

D:14.cmx2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

记录:国营文物店旧藏

碗敞口,斜腹,矮圈足。外壁斗彩描绘纹饰,以青花勾画枝蔓,绿彩填涂翠叶,矾红彩描绘花蕊。其绘画流畅,舒展自如,颇见韵律之美,洋花朵朵,设色细分阴阳浓淡,富具立体感,诸色逸丽柔和,衬以温润细薄的胎釉,更见非凡丽质。碗底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笔法严谨,官窑法度尽显。成对保存,尤为难得。此式斗彩碗创烧于雍正时期,是官窑瓷器对西洋元素的巧妙借鉴,后朝沿续烧造,但均不多见。为道光官窑上乘之作。

清道光青花百子图碗一对

D:15.5cmx2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

记录:国营文物店旧藏

本品撇口弧壁,造型规整。腹部主体通景绘制婴戏图,画面以栏杆为界,巧妙的将十六个童子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八个孩童身着兜肚,或执旗,或拈花,围坐于一鱼缸前;另一组小童则穿长衫长裤,或吹唢呐,或擂小鼓,列队于草坪之上。两组童子,一静一动,对比强烈,童趣盎然。人物周围巧妙衬以垂柳、桂花,祥云,使画面显得疏密有致,婴童虽多却不凌乱。碗底心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婴戏图亦称“童嬉图”,典出《诗经大雅》,永宣时期开始运用于瓷器纹饰之中,寄托了古人祈求子孙繁衍昌盛之愿,因其寓意吉祥,遂从此成为历代官窑的经典纹样。婴戏图有四子、八子、十六子、百子等多个品种,其中以十六子婴戏图最为典型。此式青花婴戏图碗自乾隆朝成为清代御窑定式,延续烧造至清末。本品为道光所作,胎质细腻,釉色滋润,青花色泽富有层次,绘画细致传神,整体质量不输前朝,其烧造数量却更为稀少,更值珍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dielana.com/hlbc/10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